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匡政之路 > 第二百九十章 禾山中心小学(一)

第二百九十章 禾山中心小学(一)(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禾山中心小学修在禾山乡集镇外围的一座山丘上,丁大山开着车慢慢行驶在通向它的那条水泥路上。两边都是稻田和菜地,现在是六月初,部分早稻已经开始成熟,开始泛黄的稻穗变得沉甸甸的。

禾山中心小学的环境很好,崭新的楼房、围墙和大门,一半的外面围着已经成荫的树木。看来当初这里原本就绿树成荫,修建中心小学时没有将所有的树木全部砍伐,还保留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车子停在学校大门口,范海阳跑去门卫室进行交涉。因为苏望习惯这种“微服私访”,范海阳经常要做这种即不“暴『露』身份”,又能达到目的的沟通和交涉。

苏望在学校大门左右的围墙转了一圈,虽然修得不是很漂亮,但质量看上去还不,至少苏望悄悄地踢了几脚,围墙都纹丝不动。不过他的举动引起了几个蹲在角落的年轻人的注意。

这些人或留着长发,或短发,叼着烟,『裸』『露』的身上现着很粗糙的纹身,那模样都是跟香江《古『惑』仔》电影学的。不过由于苏望是坐车来的,这几个人一时『摸』不清底细,不敢靠,只有带头的那个染黄发的家伙麻着胆子狠狠地瞪了苏望一眼。苏望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那几人一眼,便转回到校门口。

)

第二百九十章禾山中心小学(一)

过了两天,石琳看着苏望每天早晚匆忙赶路的疲惫样子,实在心痛地忍不住,劝苏望不要每天都回市里。而苏望因为这段计划到各乡镇走一走,便接受了石琳的劝言。不过他暗中还是做了一些安排。

公路在山间蜿蜒而行,两边茂盛的树木遮住了大部分的阳光,有种行驶在林荫大道上的感觉。又开了十来公里,路边的风景为之一变。双目所及的全是翠竹,那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小车就像是这绿『色』海洋中的一叶孤舟,时隐时现地穿行着。

渠江县各乡镇苏望都跑过,各处的情况和发展规划都印在他的脑海。这里是禾山乡,属于渠江比较偏远的乡镇。连绵不绝的梅山山脉没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不过按照苏望的规划,禾山乡和附近的三个乡发挥竹林资源极其丰富的优势,成为常青纺织集团竹纤维原材料的重要基地之一。也因为出产优质竹笋、木耳、蕨类等山珍,成为了扩大产品类型、继续走高端绿『色』食品路线的富江联合种植公司的产品基地。[]匡政之路290

微笑着跟门卫室的老大爷打了声招呼,苏望便和范海阳一前一后走进了校门口,耳边还传来门卫室的议论。

“老谢头,这两位是谁?一看就像是县上的领导干部,来我们学校干?你有没有通知王校长?”

“早就通知了,不过王校长去乡里开会去了。我只人家掏出来的是县『政府』办的证件,说是县『政府』调研室的,来做我们县的教育情况调查。”

“调研室?单位?比我们乡的郝书记和瞿乡长还大不?”

“我那。”

“苏县长,要去禾山乡『政府』吗?”不跳字。坐在副驾驶位的范海阳转过头来问道。

“先去禾山中心小学。”苏望顺口答道,继续看着窗外那波涛起伏的竹海。

禾山中心小学是渠江县乡镇教育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县里投入一百一十万,修建了一座崭新的学校,覆盖这方圆七个行政村。

苏望主导、杨萍负责具体实施的渠江教育建设规划并没有固定采取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如禾山这边因为地处一个不小的盆地,七个行政村交通非常方便,所以就采取集中办学方式,投入修建一座中心小学。在其它地方,由于交通不方便,便采取分散式,甚至最小的小学只有两名老师、十七名学生。苏望跟杨萍说的很清楚,既要让山里的孩子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又要保证他们读书路上的安全。

不过像这种分散办学的小学,因为多半是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所以主要依靠民办老师或者是由民办老师转正的老师。这两年渠江县花了大力气,投入不少资金和资源,为民办老师提高待遇、培训辅导资格考试等等。现在渠江县已经将百分之六十五的民办老师通过资格考试转为正式老师,他们将继续支撑着占渠江县小学体系百分之四十六的山区分散式小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