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下安康 > 第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

第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忽然成了傻子,不仅不解脱嫌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使得本来已经明了的案件逐渐复杂化,到最后暴露的越来越多,引到蜀王的身上,诸位觉得能设计出前半段计划的人,突然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吗?”

众人紧盯着黄明襄,杨昭忽然明白了,大声说道:“六郎的意思是我们获得的证据全是假的,而蜀王不可能专门留指向自己的证据。”

黄明襄笑着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对方故意让我们发现破绽,摆脱汉王的嫌疑,最后又巧妙地牵扯到蜀王身上,完成了他的目的。蜀王再是不肖,怕是也不会用自己的侍卫去截杀大理寺官差吧?”

众人听了黄明远一番推论,都心悦诚服的点点头。黄明襄说得太对了,这些不合理之处连到一起,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就是蜀王。

杨昭不由得长叹一声道:“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可谓多智近妖,此心计、手段,当世之上,少有人也。孤,输得不冤啊。”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截杀段偃师的人其实一开始就布置好了,对方算准了如果刺杀失败,我家兄长会抓到活口,还会送到京城,然后才布置好了一切。

对方怕有活口,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只要在吐奚子柔身边安排一个探子就可。这说明从一开始对方就知道截杀我家兄长不会成功,他都是在为失败后做准备,对方不仅不想杀死吐奚子柔,还想把一个活着的吐奚子柔交给我们,让他在受尽拷问之后说出汉王,然后死去。

我等所有一切的经历,都是对方提前预设的,我们目前获得的所有证据,怕是都是对方让我们获得的。”

众人听了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也为黄明襄能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找到头绪感到敬佩。

魏王第一幕僚,果然名不虚传。

杨昭疑问地说道:“对方费尽心思的指证汉王,这不是说明幕后凶手还是蜀王吗?”

黄明襄摇头说道:“看似如此,画蛇添足。”

“六郎何意?”

“若对方真是蜀王,吐奚子柔进京之后,或者说景风门截杀失败之后,对方就要偃旗息鼓,潜伏下来,因为之前的一切已经足够指证汉王了。而之后所做的都是画蛇添足。

吐奚子柔受尽酷刑仍旧指认汉王,说明他的忠诚或者是家人的牵绊让他不会反水,到时候认证物证聚在,汉王即使不承认,又有何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