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下安康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号与国都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号与国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自隋之前,基本上为两都制,长安和洛阳,一为首都,一为陪都。既定洛阳为都,那长安便是陪都了。

这时黄明襄站出来说道:“我大明疆域,北道北海,南达天南,东抵东洋,西至葱岭,其地广万里,自古未有如此广阔之疆域。譬如从洛阳经胡逗洲至南涯郡,万里亦不能至也。边地遥远,信息不畅,一旦出事,等朝廷的谕令到达,怕是万事皆休,所以区区两都,已不足为我大明疆域管理。昔汉设五都,而魏亦袭之。之后诸国,皆因疆域太小,才不延此策。而我大明,当延五都旧制,另设三都,以便管理。”

其余诸人,也赞同此策,盖因多设陪都,便能增加官职,同时提升城市地位。

最终丹阳郡升格为江宁府,为东京;南海郡升格为南海府,为南京;而涿郡升格为顺天府,为北京。

京者,为某一个城市中“最高”或“顶尖”的意思;都者,为国家“社稷”所在的地方。

倒是后世有名的南京、北京,根本没人提。天下的中心在中原,谁会将国都定在这两个边边角角之地。

不过长安、洛阳、信都三地,其实争议也不大。

地理位置肯定是长安最好,但长安最大的问题是粮食,江淮的粮食转运到长安,实在是困难。

而且这次争夺天下,关中是失败的一方,就是黄明远想定都长安,大家也不会允许。

至于信都,其实支持者不少,而且他是临时首都,又在河北腹地。关东世家挺希望新朝将首都建在此处。

但信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他四面无险,而河北又太大,一旦生乱,旦夕之间,便可至信都城下。

最后还是决定以洛阳为国都。

洛阳者,天下之中州也,天然的国都之选。而且洛阳位于河北、河东、河南、关中交汇处,也是各家实力的一个平衡点。

王世充在洛阳一年多,把洛阳城内和周边百姓迁的七七八八,差不多干净了。一座空城,就等着黄明远进入。

于是遂定洛阳为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