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下安康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明唐鏖战

第二百八十三章 明唐鏖战(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于是黄维扬又调给苏烈三万李唐降兵。

李世民的能力在那,再加上雅州的地形限制,明军想速胜并不容易。既然速战不成功,那就跟李世民拼消耗。用李唐降兵来消耗李世民的兵力,看李世民能撑到什么时候。

黄维扬甚至做好了跟李世民在雅州消耗半年的准备。

苏烈手中多了三万降兵,心中大喜。

他也看出李世民最大的缺陷是兵力、物资的不足了,因此也准备跟李世民拼消耗。现在援兵到来,他就跟对方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拼,放干李世民的最后一滴血。

和龙戍一战,明军伤亡两千余人,船只损失数十艘,算是伐蜀以来,少有的大败。

消息传来,全军哗然,连远在成都的黄维扬也大吃一惊。

虽然之前巴彦已经在苏稽镇败过一次。但那一次是追击过程中遇伏,可以理解。而且巴彦毕竟出身北路军,而现在巴蜀的驻军多是之前的中路军,双方之前没太多交集,所以对于巴彦的失败也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但和龙戍之败不同,因为此战明军是在正面攻击中落败的,而且指挥官还是之前无往不胜的苏烈。

虽然苏烈并没有直接指挥此战,虽然此战的明军主要是水师和岭南土兵,但对三军士气,还是一个严重打击。

三万降兵,苏烈分给了北线的程名振两万人。

苏烈让程名振从抚人戍今四川省雅安市山区新店镇、万古里、卢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碧峰峡、双河里五个方向同时向唐军发起攻击,攻势越勐烈越好。

苏烈为此甚至向黄维扬领罪,但黄维扬却并没有怪罪他。

黄维扬很清楚,此战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苏烈的指挥,而是三军的骄纵,之前便有苗头了。换了旁人,也会失败。

是时候给放飞的诸将士收收心了。

而且此战之败,影响大于现实意义。苏烈和唐军一共打了三战,一胜一平一负,虽然有和龙戍之败,但瑕不掩瑜。明军已经推进到唐军的腹心位置,牢牢占据着主动。

当务之急,是稳住阵线,防止李世民反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