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传信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传信(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就在杜如晦进行赈灾时,李泰那一封怒斥杜如晦强征五万石粮食,调度幽州人员的上谏,也送到了朝廷中。

另外李泰特地声明了,这笔钱粮是自己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原本准备开发沧州的粮食。

结果被杜如晦以右相的身份强征走了,朝廷怎么也应该给个说法!

李泰这一封告状信,堂堂正正走得是宗正府,很快就到了李世民桌子上。

很显然,这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杜如晦这么做初心是没错的。

杜如晦在河南赈灾,此刻朝廷也已经彻底知道灾情波及的惊人范围。

哪怕已紧赶慢赶的准备输送粮食,但实际上这一条路也并不好走。

因为这是水灾,洪水泛滥下道路自然无比的崎岖。

更重要得是,很多粮食直接就被水给淹没掉了,包括在各州建立起来的义仓中的粮食,更在这场灾难中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这就对整个河南地区的粮食供给造成了相当大压力。

哪怕大唐在洛阳建立了粮仓,但道路泥泞,桥梁被冲垮,就算是运输粮食的指令下达,想要把粮食运输到灾区这真的很不容易。

但程序上肯定有问题,而且以右仆射的身份强压一品亲王,这件事情怎么说朝廷都必须要给个说法。

李世民看着这幕不由皱皱眉头,拿出这份奏疏看了看,沉声道,

“给朕的奏疏上居然有错字,下一道旨意,让燕王把这一份奏疏抄写六百遍。

这时候反倒是吕才一手建立的洛阳津口,开始发挥出转运物资的作用。

但也顶多顺着主要水流走走,在一些狭窄的没经过梳理的河道,一般船只也很难过去。

水路顾忌不到的地方,那就真没办法了。

这点杜如晦也差不多,他也只能顾忌到沿河的百姓,至于陆地上的百姓也顾忌不到。

而带着这五万粮食,杜如晦直接奔赴到灾情最严重的徐州接管了政务进行赈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