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混世凡人 > 第四十八章 多管齐下

第四十八章 多管齐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工商银行的副行长。进入到副行长金碧辉煌的办公室之中,这位看起来十分富态的副行长笑着说:“没错,这里就是盐业银行的旧址。不过公私合营之后,原来旧社会的所有银行一律合并到了国有四大银行之中。至于您的父亲是否留用,还是分配到了其他银行就职,这个信息我们这里不掌握。”

于夫有些着急了,好不容易托人找关系来到了盐业银行的旧址,怎么可能就被他三两句话打发走呢?他连忙问道:“你们银行里面没有原来的档案吗?我们自己查阅就可以!当然了,如果您知道原来盐业银行留用人员的名单,也请您给我们一份。实在不行,我们挨家挨户的上门去问,说什么也要找到一些消息啊!”

副行长摇了摇头,说:“原来的档案我们都移交到档案局了。如果你们想要查阅,可以去档案局问一下。至于原来盐业银行留用人员的名单,我这里也没有。我是从其他银行调过来认知的,以前的事情不是十分的清楚。”

线索到这里再一次的中断!走出了盐业银行旧址的大楼,一行人的脸色都显得有些不好看。李爱国正想对韩少功说几句宽慰的话,可他却发现,韩少功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路边卖鸭梨的一个小摊。

李爱国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说:“呵呵,我也是西北大学中文系正经八百的毕业生。行了,别说这没用的,我问你,这条广告什么时候能够剪辑好?在哪个电视台播出?”

“剪辑快,最多一下午就能剪辑好。我已经跟台领导请示完了,这条广告可以说是展现我们祖国人文关怀的一个特别好的卖点。咱们海河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完之后,直接插播这条寻亲的广告。那个时间段,是咱们海河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地方。你们放心,只要是韩先生的亲属还在海河市,我保证它能够看到这条广告!”于夫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爱国点了点头,继续问:“那你说的报纸上的广告呢?用不用找点记者采访一下?”

于夫摇了摇头,说:“我打算等这条广告播出之后,造成一定的社会反响,再找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你放心,我们是常年做这种工作的,肯定不会出现纰漏。”

“那咱们下一步干嘛?就这么等着韩先生的亲戚找上门来?”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李爱国的心里面真的没了底。

于夫神秘的笑了笑,说:“当然不能就这么干等着。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会儿咱们就直奔赤峰道的工商银行。解放前,这里正是盐业银行的所在地,咱们去那里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搜寻到韩先生父亲的消息。”

******

其实事情到了现在,已经没有李爱国的什么事儿了。可韩少功却认准了他,说什么也不让他离开。想想也是,一个老人家回到家乡,放眼望去举目无亲。好不容易有一个热心肠的李爱国帮着他跑上跑下,老人家当然不肯如此轻易的让他离开。无奈之下,李爱国只好让李尕娃把出租车开走去挣钱,自己则专职陪着韩老先生寻找他的亲人。

盐业银行的这座大楼1925年开始设计施工,1928年投入使用。是中国最早的自办商业银行之一!盐业银行大楼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入口门廊采用希腊山门手法,由山花、倚柱、台基等装饰物组成。内廊柱为罗马科林新式柱式。一层为科林斯柱廊的八角形大营业厅,大厅内部顶棚用黄金等材料构成“蓝天飞凤满天星”图案。窗户上的彩绘刻画的是由比利时彩色玻璃拼成的“盐滩晒盐”画面,图案精美并呼应了盐业主题。

当然了,现在这座建筑已经变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厅。内部的装修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都是利用修旧如旧的手法重新装修的。这一切在韩少功的眼睛里,颇有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味道。他轻叹了一口气,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带我来过一次这里。没想到再次回到这儿,已经将近六十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