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381章 血宝石(一)

第381章 血宝石(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下,最重要的四人中,包括何锐在内的三人都支持立刻开战,徐乘风也找不出一定要反对的明确理由,最后徐乘风答道:“我也支持主席的决定。”

程若凡最初并不想参与到讨论英国选择的问题中,此时见胡秀山竟然还是不太明白,忍不住插话进来,“秀山,英国要的是最低成本统治印度,一旦其统治成本过高,英国就要选择止损。而我们此次并非要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是能够理解到这些的。而且墙倒众人推,英国为了不展现出其软弱,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胡秀山能理解程若凡的看法,但是他还有些迟疑,“主席,你认为我们能够控制战争如何结束么?”

这个问题相当严肃,即便程若凡对何锐极为信赖,此时也不吭声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程若凡对何锐的信心有所动摇。在对日作战中,何锐表现出的对战争的控制能力让程若凡完全相信何锐的能力。不管是突袭开始,还是继续进攻到汉江,又或者是之后的缓缓撤退。每一步都在将战争向着有序终结的方向引导。

在军队有不少人私下认为,中日之战中我方的运气太好了,关东大地震逼得日本不得不议和。程若凡承认关东大地震的确起到了促进议和的作用,但是以鸭绿江防线的坚固,日军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

而日本的国力本身不支持日本进行长期战争,日本最多坚持一年半,就不得不开始考虑议和。即便没有关东大地震,议和也是日本唯一选择。

缅甸的第一条铁路,从英国人修建的从仰光到卑谬的铁路,于1877年建成投运。十二年后,也就是1889年,英国将铁路从仰光修到了曼德勒。到1914年,英国将铁路从曼德勒延伸到密支那、腊戌。密支那与腊戌这两处距离中缅边境有不到200公里,这200公里山高林密,被称为野人山,非常难以通行。

过去一年时间,中国竭尽全力在野人山中联络当地部落,组织当地革命者建立地方政府,完成交通线建设。野人山也不是完全无法通行,早在唐宋以前,古代南方陆地“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现今的腾冲、梁河、陇川一带进入八莫等地,再从缅北克钦邦通往印度。

基于如此细致的理解,胡秀山做着自己的判断。就听徐乘风问道:“……我说完,请胡部长发表意见。”

各个国家陆军都有三长官之类的陆军领导者,民国国防军实际上有‘四长官’。军委主席是统帅,并不计入四长官中。

民国国防军四长官中排名第一的是执掌军政的副主席,也就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原本由钟义府出任,现在这家伙已经是西南局委员,这个职务的具体事务工作由相关政工部门同志负责。之所以这个职务是四长官中排序第一,是因为这个职务是文明党在国防军中的负责人。以党领军,自然是军政第一。

英国面对的局面其实一样,只要英国无力击败中国,它就不得不议和来止损。英国军事力量很强,程若凡认为正因为如此,英国肯定能认识到,以英国当下的实力,完全不具备在缅甸地区击败中国远征军的可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程若凡以前在会议上向军委的同志们阐述过这样的判断,但是大家好像被英国的名声吓到了,并不敢相信。唯二真正相信这些的大概只有何锐与钟义府了。

经过一阵短暂的沉默,何锐开口了,“我们能够把英国引导到议和的轨道上来,就我看来,如果英国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它就必须议和。”

徐乘风本以为胡秀山还会提出反对意见,不成想胡秀山听完这话,稍一思索,爽快的答道:“既然如此,我支持主席的决定。”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把英国政府与满清政府对比,这可真的把何锐逗乐了。在21世纪的网络上,还真的把英国女王比作慈禧,把英国政府比作大清。从1925年后的历届英国政府来看,他们走的就是满清的老路。

但胡秀山现在无法理解,何锐解释道:“秀山同志,你认为英国现在是否到了它的顶峰?”

“……是。”胡秀山答道。

“根据力量规律,只要抵达了力量的顶峰,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向下的道路。还有一种描述,不管是如何不得了的江洋大盗,只要他开始把抢劫来的钱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与普通小毛贼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英国的现状。满清政府也曾经威风八面,也曾经打赢了对准噶尔的战争,等满清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其特权利益的时候,就走到了令人不齿的地步。英国的目标与满清别无二致,那么英国的选择与满清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