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 第三百零六章 贞观元年就是准灾年?徐国公府成了政事堂

第三百零六章 贞观元年就是准灾年?徐国公府成了政事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是缺粮一成时,粮价并非是提升一成,而是一直涨价到饿死一成的人为止。”

“其一,新年过后,立即派遣官员检查天下各地粮仓,核对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其二,当从国库抽调钱财,慢慢从地主富户手里购粮,以充实物资。如此一来,若真有灾害,也可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商贩哄抬粮价,熬煎百姓。”

李世民连连点头。

“有理。”

他道,

“你给朕透个底,朕也好心中有数。”

“哈哈……”徐风雷哑然失笑,摇头道,“陛下说笑了,臣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断言天象?您还是收收心,专注眼前吧。风调雨顺也未必是好事。需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气候转暖的确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强大的“吐蕃”帝国也将孕育显化,成为大唐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咳……好吧。”

李世民干咳一声,将目光转向房玄龄等大臣,无奈道,

“大灾之时,害死人的往往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原本够用的粮食,被那些不良商贩恶意囤积、哄抬之后,便分不到百姓的嘴里了。”

徐风雷亦是颔首。

“我曾听闻一个理论。”

他沉声道,

“看来,这贞观朝的第一年,需要诸位爱卿与朕一起,格外努力的治理了。”

“按照听明的说法,旱灾和蝗灾似乎不可避免……该如何着手预治?朕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这正月初一,过年的那股子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心思已然是再度扑到治国理政上了。

“禀陛下,臣以为当分两步走。”

房玄龄略一沉吟,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