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糜汉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

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来那几位汉将,对黄权的建言是更为认同的。

而糜旸在分别听完赵云与黄权的建言后,脸上却露出了笑意。

他先望向赵云言道:“张郃的请降,十有八九为假。”

听到糜旸的话后,帐内的几位汉将齐齐一惊。

大将军是从哪里看出张郃的请降是假的呢?

相比于赵云,黄权是愿意相信张郃归降一事为真的。

这是因为黄权出身名门,一向看不起那些背主求荣的人。

在主君败亡,势力败落的事实下归顺,那叫识时务,根据一些情况,还能冠上良禽择木而栖的美称。

若没有以上那两点前提,甚至还让自己成为主君败亡的关键因素,这不叫识时务,就是纯粹的卖主求荣。

张郃在官渡之战中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是很明显的事。

其实从方才糜旸对张郃的称呼从表字转变为他就可以知道,若说一开始糜旸对张郃的请降还抱着期待的话,那么到了最后,糜旸对这一件事的信任值几乎为0。

糜旸有此推断,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糜旸知道早在数十年前,曹操为了杜绝麾下将领背叛,就采取了一个“质都”的政策。

这个政策顾名思义就是,让重要的统兵大将将家人留在曹魏的权力中心。

留在都城的家人,实际上就是担保那些统兵将领不会背叛的人质。

对于这种背主求荣之人,黄权是不齿的。

不齿之余自然也能更容易接受张郃再次背主求荣的可能。

至于赵云所说的那点疑虑,黄权觉得也解释的通,并在他的建言中说出了他的看法。

但相信归相信,黄权还是认为要先率军将长安城包围起来更加稳当。

在黄权说完后,站在他身后的几位汉将脸上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