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深夜密访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深夜密访(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让人搜集到一些海洋石油总公司上市的材料,想当面向刘总请教一二,”张恪说道,“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资产与业务剥离出来注入拟上市公司,合计注入111亿的资产净值,与其他国企海外上市将债务剥离掉的做法不同,海洋石油总公司将126亿的债务也置入拟上市公司,总公司没有一点债务却还握有42亿的现金,这也是让投资人很看不明白的地方……”

刘成卫很高兴张恪能当着他的面询问这些问题,耐心的解释道:“注入上市公司的油气勘探、开发、生以及销售业务资产是总公司的核心资产,也是优质资产,管理透明度也极高,这部分业务资产九八年的盈利高达26亿,九九年预测盈利达到31亿;相对来说,剥离出来的基地公司、专业公司资产质量就相对较差,盈利能力也较弱,但是海上石油的勘探、开发、生产以及销售脱离不了基地公司与专业公司的支持,这两个要均衡发展——眼下,两部分业务资产的质量还有较大的差距,盈利能力也有不少的差距,如何能做到均衡发展?总公司开过几次会,讨论来讨去,才决定将债务剥给上市公司来消化,给其他业务多留在现金来发展——”

谢磊在琢磨张恪刚才提到的三井提案,心里想,要是能上市融资成功,总公司自然能理直气壮的拒绝日方的提议,要是上市融资失败,即使最终也能拒绝日方的提议,分界油气田的开发却要因为资金的匮乏而拖延下来,事实上也让日方达到拖延的目的。谢磊想到这里,脸露喜色,他知道锦湖两位主事人在江南省常务副省长的陪同下过来夜访,总不会无缘无故的,总公司这次的融资计划是十亿美元,要是锦湖能有在东山岛建港工程上的魄力,倒真是帮忙解决大问题了。

“石油总公司、石化总公司近期都有海外上市的计划,我们也认真分析过国内三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差距,”叶建斌说道,“石油行业里,规模化是最重要的竞争力指标,在国内市场,中石油控制石油产能的67%与炼制能力的40%,中石化控制石油产能的22%与炼制能力的60%,中海油与外资合作商只控制10%的石油产能,没有炼制能力——从这上面来看,海洋石油不能算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但是三井与锦湖在多方面存在竞争,想必刘书记也有耳闻,锦湖愿意在海洋石油的海外上市上帮一把力……”叶建斌也不说什么民族利益的问题,在商业行为面前,说那些话有些空洞,也会让人怀疑锦湖有什么政治野心,反正锦湖商事与三井爆发出来的矛盾也不是一起两起,相互间扯后腿也是半公开化的。

“这位是锦湖商事的总裁叶建斌先生,”唐学谦指着叶建斌介绍给刘成卫。

刘成卫下意识的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虽然没有见过叶建斌,锦湖商事在东山港开发公司里占的股份也不是很高,但是作为东山港工程背后的推动者与策划者,刘成卫对锦湖商事自然不会陌生,对叶家也不会陌生,另外,以他身居副部级的高位,对锦湖的了解也足够的多了,在他伸出手与叶建斌相握时,眼睛已经侧向看着叶建斌身边相貌更年轻的青年,迟疑的问道:“这位是?”

“张恪夜里冒昧来访……”张恪伸出手与刘成卫相握,又与站在刘成卫身侧的谢磊相握。

“……”即使刚才猜到眼前这青年就是那个人,刘成卫还是愣了一下,心想还真是年轻,恍了一神,才力道合适的握了握手,说道,“哪有冒昧,应该是给我惊了啊,放眼国内对锦湖稍有了解的人谁不想见你一面?”

张恪也是微微一笑,大家一起坐下,寒暄片刻,张恪就直接进入主题,问刘成卫:“听说rb三井物产向国家计委能源局提出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开发东海分界油气田,海洋石油总公司内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日方提案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身为副部级的高级官员无论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应该注意不发表议论,刘成卫疑惑不解的看着张恪,也有些警惕,眼前青年能在国内创立如此耀眼的事业,而且锦湖的背后也纠缠了许多政治关系,心想他不该这么直白的问话。刘成卫心里有些不悦,但也不至于翻脸,只含糊的说道:“中海油还没有得到正式的通知,这或许是三井物产的一厢情愿吧……”

“要是海油总公司这次的上市融资计划失利呢,”张恪又咄咄逼人的追问了一句,“要是上市融资计划失利呢,海油总公司会考虑接受三井的提案?”

听张恪这么一问,刘成卫扫过坐在一旁唐学谦、叶建斌一眼,心思倒淡定下来了,锦湖能推动东山岛建港工程,与东南亚华商关系密切的他们背后的资本实力雄厚,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谈论如此敏感的政治话题。

锦湖商事的总部在香港,而且锦湖在九七年五月的借壳上市可以堪称融资之经典,时机掌握之巧妙,令很多人只愿意相信锦湖的时运真是好到极点。

刘成卫说道:“目前,油气业务上市计划是遇到些困难,不过三井的合作提案是另一问题,党组都没有讨论,我也不好问题你这个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