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一十七章 先驱

第两百一十七章 先驱(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让一个压根没有什么科学基础的人翻译这种大学物理教材,多少有点难为人了。

王季烈却说:“我自从看到帝师所编入门教科书中用的西方符号系统后,深表忧虑。如此一来,岂不无法与我所写大学堂用教材《物理学》通用?”

李谕笑道:“想要走上世界,使用这套新式的符号系统是必然之举。”

王季烈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如此激进,只怕学生们无法接受。”

李谕肯定不能把正确的做法改回去,于是说:“先生似乎并没有做过物理题,如果演算起来,字母与数字用起来要方便许多。”

由于饭盛挺造本身数学不达标,他在编撰讲义时主要是重物理概念,较少有数学演绎。

但也正是因此导致此书的难度大大降低,再加上他加了不少插图,所以在日本很受欢迎。

后来在中国做教习的日本人藤田丰八便推荐了此书,并与王季烈合作,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

藤田丰八最初就想用“格致学”作为书名,但王季烈主张用中国古已有之且日文已经采用的译名“物理学”一词。

这个名词的确很快为中国学术界接受,“格致”作为物理的译名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季烈说:“我也会算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

李谕问道:“那您要是解个方程,做受力分析哪?”

王季烈确实并不太懂深入的物理学,含湖道:“我想也可以的。”

如果去看的话,各位肯定还会像看大清微积分教材一样感觉头皮发麻。

因为虽然它中下册三册、20万字的篇幅听起来不多,但竟然也是用文言文书写,并且符号系统还是采用李善兰的那套天干地支代替abcd的做法。

就算是李谕这种科学修养很高的人,看起来也非常痛苦。

其实又增加了阅读门槛。

李谕看到了桌子上已经翻译好上册和下册的王季烈版《物理学》,说道:“晋余兄毅力堪称令人佩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