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二十一章 李约瑟难题

第两百二十一章 李约瑟难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谕虽然文采不好,但多少还是会讲故事的,而且知道如何切入,他如此写道: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它出自战国时期道家经典着作《列子》中的一则寓言。

大家一定也知道,这则寓言嘲笑的是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

但我却想说,真正的庸人其实是嘲笑杞人的所有人!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蔡元培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新式学堂重视数学倒是走对了路。”

林白水不太甘心,当天还真自己扔了近两万次针,虽然结果只到了3.14151左右,最后一位误差挺大。不过也算是“小有成就”,能够达到小数点后四位的结果。

林白水第二天就兴致勃勃投给了报纸。

当然啦,关于理论的解释还得李谕操刀。

这种生活中简单的模型蕴含数学原理的东西比较受欢迎,借着李谕的名气让读者好好又了解了一把祖冲之。

杞国有个人,他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身没有安全居住的地方,愁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就去劝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杞人说:‘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于是乎此后关于祖冲之等中国古代科学家生平的考据让不少史学工作者忙乎了好一阵子。

大家也算是通过他找回了一点自信:是啊,曾经我们能做到领先欧洲,为什么现在又不行了?

蔡元培见大家这么感兴趣,再次力荐李谕写一篇关于中国为什么科学落后,又该如何破局的文章。

既然是此后的校长本人约稿,李谕当然不能拒绝。

而且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当下来说,非常值得探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