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二十五章 梁士诒

第两百二十五章 梁士诒(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为理论科学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大臣们怎么解释都不会听懂;

李谕摆摆手:“我并不会参加经济特科考试。”

梁士诒说:“我在广东之时,曾在报上数次看到关于帝师的报道,您在科学上的成就令人不胜称赞,就算是直接列为进士乃至状元,我想也不为过。”

李谕说:“就像你刚才所说,进士又能如何?如果有科学院,兴许我还有点兴趣,只不过可能性几乎为零。”

梁士诒说:“现在百废待兴,多有一些实用的人才方可救国于危难。”

严范孙说:“翼夫所言极是,只是不知朝廷这次经济特科能不能够招纳到实用之人才。”

梁士诒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醉心于财政、河渠、道路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我本人多年来研习科举,早已明白要‘学归实用’,当年的进士身份已经没有什么用处。”

他中进士比严范孙晚了一年,两人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都认识到了科举的弊端。

严范孙说:“以你的才气,想必再中进士不是难事,如此两中进士之壮举,实在是令我也不胜期待。”

梁士诒笑道:“还是说不准的事情。”

严范孙对梁士诒倒是很有信心:“如今钻研西学之人并不多,再加上你的基础,绝对比常人要强,有可能会高中状元。”

梁士诒叹道:“如果再是一批腐儒,恐怕就彻底没了机会。”

严范孙当过多年学政,非常明白科举的情况,他说:“虽然我曾多次上书阐述,但如今朝廷依旧只把学堂当作培养人的地方,他们眼中唯有科举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方式。这种观念不改,只怕还是无法让学堂发展。”

梁士诒是广东人,广东是革命党故乡,当时他还和梁启超是同学,所以对新式学堂非常接受,看得出来新式学堂教的东西才是更有用的学问。

梁士诒说:“我这几年潜心研究的水利与交通几事,才知道其中学问如此之多。就像洋人的铁路与火车,包含的知识与原理便不胜枚举。如果只把懂得这些学问的人当做工匠,已经远远不够。”

现在李谕搞的主要是理论科学,如果他搞几件具体的机械制造出来,怕是也会被人当做工匠。

“我尽力而为,”梁士诒看向李谕,“这位是?”

严范孙为他介绍:“他就是着名的李谕。”

梁士诒讶道:“原来是李谕先生!当朝帝师,名满欧洲的科学才子李谕!”

李谕笑道:“梁先生你好。”

梁士诒说:“如果帝师也要参考,恐怕我还是放弃为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