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三十二章 赴约

第两百三十二章 赴约(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谕摊摊手:“我听说曲阜孔家氏族现在有上万人,我这一去恐怕会被唾沫淹死。”

“好像有这种可能。”严复略显严肃地说。

李谕苦笑:“严师,你有没有办法?”

严复突然想到了个主意:“从京城去曲阜必然是要走运河,但是现在山东段运河受限于黄河改道,淤塞难行,基本只能通到临清。临清距离山东省治所济南府已经不远,可以取道济南,正好找刚上任的山东巡抚杨士骧,由他出个手令,让曲阜县令多多留意。”

杨士骧是袁世凯的人,李谕又和北洋有不小的渊源,手上还有袁世凯亲自给的勋章,的确是个路子。

所以对于一个想要长久繁衍的家族而言,在封建时期,世袭爵位极为重要。不仅是爵位,还得是世袭罔替,不能一世世降阶。

此时的情况就是衍圣公担心科举废除后,儒家地位会受到冲击,儒家地位冲击,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自己。

但李谕作为后来人心里明白,他们实际上多虑了。

衍圣公的爵位废除起码要到民国时期,不过那时候又冒出来个孔祥熙力挺孔府。

只不过此时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后续事态发展。

李谕这才有点放下心:“多亏严师想到的点子。既如此,说什么也要动身了。”

吕碧城问道:“要不要先写封信过去?告诉孔家你要去。”

李谕说:“有必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不合礼数,不能给他们把柄。”

李谕取过纸张,想了一会儿,让他写文言文太难为人,于是大笔一挥:“I’m ing!”

李谕叹了口气:“信心是信心,但也没必要把人当成偶像,个人崇拜是搞不得的。”

李谕的想法太超前,严复说:“各界报纸的做法没有错。现在国民信心严重受挫,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就像是救命稻草,或者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然让人心生向往。”

李谕笑道:“他们还真是不遗余力,不过冠的各种头衔确实有点太高,说是科学巨匠就够,怎么又成当代圣人了?圣人这两个字可没人承担的起。”

就像之前说的,大家虽然愿意看见造神,但高处不胜寒,可不是容易待得住的,滋味也不会多好。

严复觉得无所谓,说:“报纸嘛,总归会有一些夸大之语吸引大众注意力,倒也无可厚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