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送上门来

第三百五十二章 送上门来(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眼前这个学生能说出“中庸”二字,已经挺不容易。

一名学生说:“院士先生能够横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机械学多学科,令人难以置信,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让李谕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另一名学生倒是接着帮李谕回答了,他说道:“你肯定忘了牛顿先生,他也是通晓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光学等。而且分别取得了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微积分以及光谱这些极为伟大的成就。所以博学一点没有问题。”

李谕笑道:“的确如此。”

又有一名学生提问道:“院士先生,我来自天文系。我从最近的科学期刊中,看到许多报道,比如在分光双星光谱里,会有无位移的特殊谱线,并且这些谱线按星的距离增加而增强。您在天文学里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不知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可是院士先生,”有物理系学生提问道,“我读过您几乎所有的着述,即便如此,我读了您的《分形与混沌》以及众多物理论文后,并没有发现多少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李谕笑道:“数学是藏在物理之中的。你肯定听过数学王子高斯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你以后会发现,数学和物理其实是左右腿,都离不开。物理系的人不会认为物理是数学的一种形式,数学系的同学同样不会认为数学只是工具。”

一名同学举手道:“我知道,就像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

李谕说:“很好,你知道的还不少。”

这名同学笑道:“我来自文学部的历史系。”

这是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李谕说:“很简单,因为恒星之间,也就是银河系里的一些黑暗区域,并不是恒星的死穴,那里也有吸收光的物质,可以称之为星际尘埃,正是它们遮挡了远处的星光。”

学生问道:“这么说,我们是不是永远看不到某些星空?”

李谕说:“的确如此。”

老美没啥历史,但大学这么多,很多都有历史系,肯定只能研究别国历史,什么罗马史、欧洲史、东亚史、中国史的。

实话说他们也没多少第一手资料。

出国留学学什么李谕都可以接受,唯独去老美大学读什么东亚史、中国史实在不敢苟同……

这些专业感觉就是开给欧美人的,中国人去凑什么热闹?就为了装个13吗?

《哈佛中国史》也是一言难尽,反正英国的《剑桥中国史》就要好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