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华答辩团

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华答辩团(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柏林这边,由于有西门子赞助的实验室,实验条件还是不错的。

李谕最近动不动就研究一下阴极射线管,这东西是大热门,但单纯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在实验层面该做的基本都做了。

可即便如此,以后还有不少发展空间,而且非常大:比如显示器、雷达、电子显微镜、示波器等。

只是目前的阴极射线管缺少热阴极以及高真空这两项关键技术,导致无法在上述提到的这些方面进行应用。

阴极射线管相关的原理李谕肯定懂,可阴极射线管这项技术对于自己来说真的太古老,还得持续摸索一下。

而劳厄光是致谢名单中就出现了5位诺奖获得者,并且与他们都有过直接接触,只是跟随大师们的学习时间有长有短。

劳厄的运气可谓好到爆棚,甚至后来他能获得诺奖也有一点运气成分在里面。

就和吃了好运果实一般。

答辩结束后,普朗克做了总结:“我们会把这篇论文进行精简后投到《物理年鉴》作为公示。”

有背景的就是不一样,很快这篇博士论文就发表在了《物理年鉴》上,甚至从最初的58页缩减到了19页。

就像用惯了现代自动化步枪后,突然给你一把没有膛线、火绳触发、手动装填弹药、连标准子弹都没有的前膛枪,肯定蒙圈。

好在二十世纪初极度匮乏的娱乐活动导致时间不缺,没事的时候就鼓捣鼓捣,权当娱乐。

西门子给营建的实验室配套有公寓,住宿不是什么问题。

在德国待的这一段时间,李谕抓紧增进了对这些老旧实验设备的熟悉程度,顺便锻炼了一下实验能力。

十一月时,荷兰发来了邀请通知。

这说明什么?

水分大啊!缩减这么多都没问题……

再看咱们的专利员爱因斯坦,明明论文质量很高,还是要苦苦排队等着发表。

当然了,劳厄后来与爱因斯坦的私交还是挺好的。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