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佬论战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佬论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章太炎说:“此的确是关键之事,但我们所想是应先将理念捋清,将来才可继续考虑行动。”

李谕叹道:“希望不要重蹈当年戊戌之覆辙。”

次日,文章发出后,还没等大家缓口气,当天梁启超就又在《新民丛报》发表了关于君主立宪更合适的文章。

梁启超写道:

“中国之国情,必然不可施行共和政体,因为国人尚且民智未逮,没有做共和之国民的资格,更没有实行民主共和之条件。

“汉民补充得很好!”章太炎说,“我们要达到让洋人局外中立的目的,自己必须足够文明开化,凡是清廷和列强所定的条约、债务都可以按照国际法承担下来。”

众人一致回道:“太炎先生所言极是。”

李谕喝了一口热茶,心想,他们的总体思想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细节上如何处理就是难事了,毕竟这些人一点权力都没有。

章太炎又说:“还有,梁公所提革命流血这点,我们如何反驳?”

汪兆铭胸有成竹地说:“革命自然要流血,就算英吉利国与日本国所谓‘和平革命’的国家,也免不了杀人流血。”

“而如欲开民智,则需清廷当下推行教育之举措。

“中国如实行共和,必将造成阶级争夺,天下大乱。最终之结果,将是人民不得不将权力全都交由一人。

“所以,革命绝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

“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这一点上,章太炎等人回击得很快,而且非常直截了当:

既然叫革命派,大家对这一点当然早就有了共识,宋教仁说:“就算不革命,每年被满族统治者残杀的同胞又何止百万?他梁启超怎么说?”

章太炎点点头:“不错的论点,死于苛捐杂税之人更不可胜数。”

章太炎是这些人里笔力最好的,在纸上写道:“革命不免与杀人流血固然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章太炎此时才问向李谕:“疏才兄弟,你认为我们所说可有纰漏?”

李谕放下茶杯:“小弟不才,不敢多言。但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诸君如何举行革命?兵从何处来,将从何处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