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刀成一快

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刀成一快(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候的汪兆铭还是有点理想的,把中山先生当成人生偶像。

中山先生和黄兴知道他的想法后,进行过劝阻,不过汪兆铭先生竟然能说出这种话:“革命如烧火做饭,需要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忍受长期磨炼;薪者却是一时轰烈、瞬间辉煌,我愿意做薪者。”

而且汪兆铭这个暗杀小组中,他担任的还是最危险的引爆任务,基本上就是个死。

但负责安放炸弹、布置引线的两位队友却失误了。他们要在载沣上朝的毕竟路上的一座桥梁安放炸弹,但安放炸弹的过程被人发现。

两人又不是天桥说书先生,可疑的动作立刻引起了别人注意,并且告诉了警察。

李谕握着她的手,隐隐感觉还是这个时代的女子更温柔……

吕碧城很快把还在塘沽的母亲严氏叫到了京城,不过她是个闲不下来的主儿,仍旧每天翻译童话、练习绘画技法。

李谕则亲自动手,设计了一套供暖系统,没啥复杂的,就是走点管道、设计一下散热片什么,很多农村家庭自己都会弄。

在穿越了这么多年后,李谕的动手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谁叫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压根没有,想买都没地方。

李谕甚至专门买来了一台小型发电机,以保证家里的电力不会中断。

警察随之到来,发现了炸弹。

在听完队友的描述后,汪先生并没有着急,而是对他们说:“警察只是发现了炸弹,没有发现人,不要急于逃走,看看情况再说,说不定警察还是像以前巡城士兵一样马马虎虎。”

但汪先生很明显低估了刚刚创建的警察,他们为了立功,表现欲十足,更何况是关乎摄政王的安危。

警察甚至玩起了心理战:他们在次日的新闻上发出公告,说因为朝廷内斗,有人要暗杀摄政王,但被巡警部发现云云。

宫里的太后与摄政王不和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

好在普通用具可以买到,李谕来到东交民巷的一家洋行,买了一些电线,突然又遇到了汪兆铭。

他同样买了电线,然后匆匆离开。

李谕眯着眼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这小子要动手了。

汪兆铭想做的,是刺杀摄政王载沣。

梁启超不是说他们是“远距离革命家”吗,汪兆铭准备搞个大动作,不整那些弯弯绕,直接要炸死大清最高权力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