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索尔维之邀

第四百九十七章 索尔维之邀(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谕说:“当然不合理!哪怕君主立宪国,君王的权力也只是礼仪性质,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换句话说,皇帝的任命并不是皇帝的决定。

“皇帝只是根据议会内阁的决定加以宣布,从而使这些政治任命具有神圣性,至上性。

“就算强势如德皇、沙皇,也不可能一人说了算。”

严范孙叹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不知道为什么摄政王就是不明白,简直是在挑衅整个立宪思潮。”

唐文治说:“本人也曾考察诸国,朝廷的立宪不仅没有让皇帝权力减少几分,如今成立的内阁又有这么多皇族成员,更是闻所未闻。皇族亲贵不得担任政府要职是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必然规定,日本国的天皇家族就是典型例子。”

严范孙说:“电话是好东西,与疏才兄弟的电报机相结合,再方便不过。”

唐文治接着说:“自从袁大人托病回乡、张之洞大人逝去,朝廷这段时间的决定越来越像纸上谈兵,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学部只知道摊派任务,甚至不懂‘单级教授法’,伱说可笑不可笑?”

“单级教授法”就是不同年级混编,在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是个有效的缓解手段。

李谕当年招募荷兰教师,也是因为荷兰的教师制度同为一个人教很多科目、很多年级,水平比较高。

历史上这个制度是1909年左右刚从日本引进的,还是比较适合早期国内的。

晚清从甲午海战后,已经学了日本十多年了,把日本当成典范学习对象,可爱新觉罗家死活就是不知道学习日本天皇家族的做法。

道理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皇族不担任要员实际上是一种双赢以及保护,可以避免皇室被亲贵拖入某些政治丑闻。

要保持皇室的神秘、至上、榜样功能,就必须在制度上保证皇室亲贵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比如皇室亲贵可以从事某些慈善事业;任何实质性的重要官职都是万万不可的。

国民可以全资将皇室贵亲全部养起来,使这个特殊的家族不发生任何影响国民信仰的丑闻。

不止日本天皇家族这个最典型例子,通观各君主立宪国家,都是这样做的,是君主立宪的起码要求。

总之,李谕、严范孙、张謇他们办的学校教授内容是比较现代化的。

而朝廷定的学制,却一点都不像义务教育,更像“权利教育”。启蒙教育的内容不多,更就是一大堆忠君、愚孝的思想内容。

地方办教育的大都是有识之士,根本不会采纳这套制度。

唐文治说:“朝廷设立中华教育会也算不上大事,还是这套内阁制度让人无法接受。”

严范孙说:“疏才兄弟在国外待了那么久,还被多国科学院聘为院士,对西洋诸国必然熟悉,你觉得合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