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课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课(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吴宓说:“以后不要叫我陀曼了,叫我吴宓。”

于是学生们只能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凌晨3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验收。

——人都是逼出来的啊!

看来早在清华建校就这样,是个百年传统。

清华一开始就这么做,也是因为老美的精英大学也这么搞。

美国大学课外指定阅读资料分量相当重,所以清华要先有此种准备,免得学生到了美国不胜负荷。

历史无数次验证,有文化的年轻人是最不容易掌控的。

因为不管怎么说,清华依然走出了很多国学大师。

李谕代课自然还是数理方向,并且数学绝对是最主要的,所有人都必须学。

今天李谕的讲课内容是极限,提前一天就发下了讲义。

这是学校的传统,必须在上课前做充足的准备,不然会跟不上节奏。

这时候的清华图书馆还没有后来那么宏大,藏书有限,要是先生指定了某某参考书必须阅读,学生就必须早早去排队。

李谕当然不会像那位老师一样狠,这时候的学生水平还没有那么高,李谕给他们发的讲义只是高中数学的水平。

上午的第一节英文课上完后,金岳霖与吴宓接着忙碌地看起了李谕的讲义。

吴宓说:“李谕院士的英文书法看着还不错。”

金岳霖大着脑袋说:“陀曼老兄,你怎么还有心情欣赏英文书法?好像关注点有点不对。”

李谕穿越前清华的节奏更狠,之前一直流传一个故事,清华电子系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只有两周的夏季小学期。

第一周周一上午,学生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这个语言用得很少了,尤其是国内)。然后下课老师就要求学生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

所有的学生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后来才知道,在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

但是清华的老师说得很清楚,做不出来就不及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