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还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段祺瑞通过西原龟三,与日本人签订了多项借款合同,总额达到1.45亿日元。

日本人对这次借款的态度非常积极,几乎是主动找段祺瑞,希望给他贷款。

前段时间日本刚换了内阁首相,新首相寺内正毅相比提出“二十一条”的前任首相大隈重信,在对华态度上要温和一些。

但他绝不是心地善良,无非就是换了个更加阴险歹毒的软刀子。寺内正毅想通过给民国放贷的手段,对民国进行经济殖民、经济捆绑,从而达到兵不血刃控制民国的预期。

此后日本内阁一直希望推行这种政策,只是后来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太盛,军方强行主导了侵华战争,反而让自己加速了灭亡。

“就是!人家李谕院士还是前清进士哪!”

……

演讲效果还不错,当晚,严范孙与李谕等人前往酒楼一起吃饭,同桌的还有冯国璋的儿子冯家遇。

冯家遇说:“在下也在国外学习理工学科,深感院士先生所言极是,可我实在看不到先生所说之未来。”

李谕很想说你孙子能看到,但这么说怪怪的,于是回道:“赛先生发展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德先生。陈仲甫说的很到位,两者缺一不可。”

一战时期日本自然也赚了不少钱,国内工商业暴增,导致通货膨胀出现,有大量热钱亟需找个投资渠道,减轻国内通胀压力。

对日本来说,中国是最佳选择,寺内内阁也想借此挽救日本消极的国际形象,缓和国际矛盾;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真空期排挤其他国家在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总之,西原龟三与段祺瑞一拍即合。

西原龟三在中国考察过几年,知道民国经济基础薄弱,要是日本可以提供贷款支持,从而扶持大量亲日力量,对日本的好处会非常深远。

这一招有点后来美国对欧洲经济支持的马歇尔计划。但马歇尔搞成了,日本却弄得一塌糊涂。

冯家遇脑子转得快,立马说:“先生的意思是,真正被阻碍的,是德先生?”

李谕说:“冯公子,你在官场上混过,不会不明白吧?”

冯家遇说:“其实我已经不想再随着家父在官场行走,最近因为与日本人的借款问题,家父与段总理正忙得不可开交,但我看到日本人嚣张的态度就无法平静。”

李谕说:“我更无法平静。”

冯家遇提到的就是段祺瑞执政时期的西原借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