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三十一章 邻居

第六百三十一章 邻居(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待合并的两所学校中的汇文大学堂,英文名叫做pekinguniversity,与北京大学的英文名称同名。

现在两所学校的管理人员还在为合并的事情争论,其中一项就是新学校叫什么。

李谕说:“我知道后续的资金支持要靠教会,但还是希望新学校少点教会学校的传统。汇文大学堂每周要做两次礼拜,还要学一次圣经,显然不太符合普通大学以及中国人的习惯。”司徒雷登不反对这个提议:“贵国教育部一直有规定,禁止强迫学生崇拜宗教、禁止设置必修的宗教课程。我会在新学校中遵守,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说服董事会。”李谕说:“司徒先生十分明智,虽然美国支持在中国办教育,但必须按照中国人的意愿,不然一定办不下去。”

“是的,”司徒雷登很了解东亚局势,

“美国人在办教育方面很容易受到中国近邻日本的影响。我认为中国的利益应该是与美国相一致的,而日本则是威胁和平的因素。”

这部分新兵没多久就带着病毒前往了欧洲。然后病毒直接撒了欢,迅速跑遍全世界,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出现了感染。

在此期间,只有中立国西班牙因为没参战而不需要进行新闻管制,报道了流感暴发的新闻。

当时的西班牙有几百万人感染,包括国王阿方索三世。于是乎这个天大的屎盆子莫名其妙就扣到了西班牙头上,被叫做了

“西班牙流感”。第一波流感影响范围很大,基本波及了全世界,中国同样出现了很多流感患者。

但此时的病毒没有那么大的致死率,所以各国仅仅当作一场普通流感事件看待。

“希望先生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李谕悠悠道。司徒雷登说:“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看法,在与美国国内的教会以及朋友的信中我多次提到,美国应该对日本保持强硬的政策,而不是现在这种放任态度。在人类未来的和平当中,什么也没有美国对中日关系的态度重要。只有美国有能力限制日本在华扩张势力的政策;但如果美国动作得太晚,将失去遏制日本的机会。”李谕心想,难怪他后来能当上驻华公使。

司徒雷登继续说:“可惜美国国会还没有人引起重视。”

“你们或许可以找个社会学家研究研究日本人,然后形成权威点的着作。”李谕突然说。

“研究日本人的社会学家?”司徒雷登以前没想到这一点,

李谕感觉有必要再生产一波口罩发放。司徒雷登也没当回事,他说回正题:“李谕先生在教育方面有十足的经验,我特来请教。”

“请教谈不上,先生有话直说即可。”李谕道。

“根据美国长老会的要求,需要在中国再成立一所大学,就像清华学堂以及刚刚动工的协和医学院一样。”司徒雷登说。

“好事,我支持教育投入。”李谕说。司徒雷登说:“我在美国筹得了一笔款项,来自已故美国铝业大王霍尔先生,他委托律师将一部分遗产捐作教育基金,并且声明其中一部分必须用于中国。因为他本人也是李谕先生不锈钢专利的受益者以及星战的忠实粉丝。”

“感谢霍尔先生。”李谕说,星战竟还有这种效果。司徒雷登说:“等北京的汇文大学堂与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商量好合并的事情,新大学就可成立。”这所新学校自然就是民国时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