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观察云室中的反应,因为两种情况的表现完全不同,如果α粒子从靶核反弹出来,那么云室会显出三条从碰撞点发出来的轨迹,即α粒子、质子及反冲核的痕迹;

李谕有些好奇他的想法,于是说:“进化论与神秘没有直接关联,应该说未知才对。”

李谕知道卢瑟福想做什么:“原子嬗变的证据很难找到,必须改进云室,拍摄数十万张照片,才有可能从中发现一两个有力证据。”

这里还有个隐藏“小彩蛋”:水银,也就是汞元素的原子量为80,紧挨着金,在一定意义上存在转变的可能性。

李谕则祝贺说:“恭喜卢瑟福教授升为第四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李谕又问:“教授的那位合作了十多年的助手盖革呢?”

中国毕竟是人口最多的国度,就算西方传教士几百年的传教工作极其失败,还是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民国刚成立的这几年,中国每年售出差不多四百万册《圣经》,接近十九世纪初全球范围的流通数量。

历史上东西方的炼金术师和道家炼丹师不可能知道元素周期表,更不可能知道原子量,却不约而同选择了水银来炼黄金,倒是一个奇妙的巧合。

“上帝长期赋予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以生命,”记者重复了一遍,“我想这就是您的自然神学观点。”

元素的嬗变实验实际上仍旧是卢瑟福当年α粒子散射实验的衍生物。

李谕纳闷道:“您还要在实验室工作?不是已经当了三一学院院长与皇家学会会长?”

“还有阿斯顿与布莱克特,他们两人虽然也参了军,但都在比较安全的后勤技术部门,战争结束回到了剑桥,”卢瑟福说,“阿斯顿回归了同位素与质谱仪的研究;布莱克特则会接替莫斯莱,与我一起进行放射性研究。”

麦克斯韦创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生前还没有诺贝尔奖。

至于李谕、迈克尔逊、海耳等人,根本不想理会那些新教徒的吵闹声。

但因为这项工作出名的后来还是卢瑟福,新闻媒体大幅报道后,一些喜欢捕风捉影的记者再次疯狂吹嘘卢瑟福是“现代炼金术师”,写了一堆诸如《点石成金不再是神话!》《哦,卢瑟福爵士,转变元素的魔术大师!》等文章。

刚踏上伦敦的土地,李谕就感受到了一战还未散去的阴霾。伦敦不久前才刚刚恢复了路灯照明以及面包点心烘焙,——此前担心光亮会成为德国飞艇的轰炸目标。

李谕问道:“四年下来,实验室的工作应该几乎停滞,研究人员都回来了吗?”

密立根说:“通过对放射性的多年研究,我们早就知道,较轻的元素可以转化成较重的元素,这就是一种进化,即元素进化理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