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三十八章 观测

第六百三十八章 观测(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讲完后,爱丁顿特地找到李谕谈起了最近的计划:“今年五月会发生一次日食,我将亲自带领队伍观测。我坚信,这是验证相对论的历史性时刻。”

所以爱丁顿注定了要去日食观测。

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揭晓答案,但科学家们早就望眼欲穿。

爱丁顿说:“就是因为院士先生懂相对论,我才愿意给您提这些,现在全世界依旧没几个人明白这个深奥又玄妙的理论。”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又做出不少成就,笔记本上多了650个神奇公式。

这艘轮船在战争期间被征召用作了医疗船,后来美国参战,又紧急抽调为运兵船,把美国大兵源源不断运往法国前线。

这个结果已经非常符合爱因斯坦的预言。

“是的,”哈代说,“好在我们抗议后,监狱提升了罗素先生的待遇,可以在狱中继续做学术研究。”

路上,李谕问起剑桥大学数学所的事情:“我拜访了卢瑟福教授,卡文迪许实验室还未恢复元气。听说大战期间许多数学家也去了前线,情况怎么样?”

他和罗素一样,都是反战者,曾因为拒服兵役而面临牢狱之灾(1918年,35岁的他仍然被征召),后来是皇家天文台的戴森说服海军部,同意爱丁顿可以在下一次日全食期间率领远征队检验相对论,以这种方式为祖国更好地服务。

罗素就是在监狱里最终完成了《数理哲学导论》一书。

李谕说:“日食观测好像要去赤道一带。”

哈代有些遗憾:“我知道已经无法挽留你。”

作为老牌列强,英国的很多伎俩不得不说又阴险又高明。他们殖民印度时利用了种姓制度,方便控制印度;现在兵力空虚、国力减弱,就故意使用低种姓人,让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要不怎么控制如此数量的印度军队不造反。

拉姆努金很肯定地说:“绝不会出错。”

当天稍晚他们为拉马努金举行了葬礼,但拉马努金的正统婆罗门亲戚都没来,因为拉马努金曾漂洋过海,回到印度后又因病体难支没有进行所谓的净化仪式,在他们看来,拉马努金是受了玷污的。

李谕说:“现在印度国内的流感没有完全消退,拉马努金先生务必多多留意,流感最容易感染身体虚弱的人。”

英国人在招募时向低种姓者许诺:“只要穿上帝王的制服,就可以在婆罗门地区走来走去,爱在哪里吐痰都行。”

出租车行驶了一个小时,抵达泰晤士河南岸的疗养所,里面的环境比较优雅,但对一个三十岁出头的青年人来说,住进这种地方显然不会开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