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

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古人笃信天道,以此认定泰阿剑乃是柄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天地间,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刘彻不稀罕甚么隋侯之珠,再美好亮丽的宝珠也有光泽褪尽的一日,除非那颗宝珠不是珍珠,而是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所谓“夜明珠”,那就更要不得了。

他在乎的是泰阿剑,不是为见识甚么玄之又玄的剑气,而是为其代表的意涵,其重要性几乎等同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大汉也有柄镇国宝剑,谓之赤霄,乃高祖刘邦在秦末起义时,由铸剑师打造的青铜剑。剑身仿秦剑。秀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镌刻两个篆字:赤霄。

八月十六的秋分之夜,刘彻领臣民行秋祭大典,祭祀过月神。

刘彻万万没想到,大汉的月神还能当财神用,祭奠的隔日便降下天大的福泽。

他收到羽林左监齐山的传讯,已大致确认项王遗宝的藏匿之处,只是具体地点尚需查探。

刘彻自是欣喜若狂,不枉齐山扮做南阳孔氏的族人,与秭归项氏周旋,足足花了三年有余,终是有了眉目。

据史籍记载,项羽遣三十万大军盗掘秦皇骊山大墓,所获财宝以三十万大军押运,东出函谷关,足足三十日仍是未能运完。项羽还曾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返。

高祖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正是用的赤霄剑,故赤霄剑被视为帝道之剑。

赤霄因帝皇而成就,泰阿的本身却既代表帝皇威道,两者的意义截然不同。

骊山大墓,阿旁宫,咸阳宫,秦始皇六合诸侯时掠夺来的珍宝尽藏于此,却几乎被项羽收刮殆尽。

汉高祖刘邦得了江山后,数度叹息,昔年他先入咸阳,曾在秦宫见过隋侯之珠,泰阿之剑,卞和之玉这三大镇国之宝。然大汉终只得卞和之玉,即为秦相李斯以和氏璧制成的那枚传国玉玺,而隋侯之珠与太阿之剑落入项羽之手,再不知所踪。

韩非子有云: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隋侯之珠硕大晶亮,洁白圆润,光彩夺目,近观如晶莹之烛,远望如海上明月。

泰阿之剑的传闻更是神奇,甚至有些玄幻。

世人传言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两位大师却是矢口否认,只因出剑之时,剑身已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