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山河英雄志 > 第三章 护田之争

第三章 护田之争(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徐汝愚埋首地图之间,并没有注意到郑梦淮的失神,指着地图自顾自的说道:“漳州只有这处缺口。”

郑梦淮循着他的手指之处,目光移动。

闽中山可算得上武陵山在南闽境内的支脉,从武陵山往南直至泉州北境,长达六百里。云岭在南闽与南宁交界的支脉又名臾城岭,往南直至莆田的北境,长达千余里。臾城岭(云岭南支山系)与闽中山几乎平行南向,夹在两条大山系之间的狭长平原,成了通往南闽腹地泉州及莆田的大通道。此通道上有三处险隘,一处为武陵山的出口:青枫峡,一处为漳州城,一处为漳州南的永嘉堡,从永嘉堡往东南则是南闽的腹地,除去几座坚城,并没有险峻难以逾越的天堑地障。

徐汝愚手指之处乃是漳州城与永嘉堡,那里的闽中山有一处缺口使得漳州邑与龙岩邑相通。

徐汝愚在漳州主持军政以来,潜行涉足南闽北部各处,对地形熟恁自不需自己再加解释,但看到徐汝愚脸上露出难得迟疑神色,郑梦淮还是对此处地形加以解说:“此隘如巨虎吞口,故名虎吞峡,窄处也有二里宽,两边的山势先缓后促,直至峰顶已不能攀越,却非伏兵之处。”

宜观远望着一行故人,既是欣慰,又是辛酸,哽声说道:“观远无能,累及徐公与汝愚声名受损。”

相别不足三年,宜观运鬓发皆是霜白,容颜沟壑显出他独自一人在汾郡的艰辛。宜听雪因为气氛之沉郁,拘束的跟在宜观远身后。

邵海棠说道:“天下卓识之人当然识得徐公与汝愚一片赤心。”

徐汝愚喟叹一声,幽然说道:“不要这声名也罢,省得为其所累。”

这话传到雍扬,幼黎听了心酸得落下泪来。

徐汝愚自言自语道:“二里的宽处,一万精锐未必封得死。”

郑梦淮吃了一惊,抬头却见徐汝愚眉头深蹙。

俄尔,徐汝愚抬起头来,清亮的眸光停在郑梦淮的脸上,说道:“郑公以为入夜溃走的海匪将往何处?”

郑梦淮微微一怔,对此徐汝愚早有“重施故计”的评判,自己再愚,也能有所触动的想到海匪将往何地,恍然悟得徐汝愚不过要自己坚定他所猜疑,待要开口说来,却见徐汝愚抬手阻之。

徐汝愚环视左右,徐徐说道:“此议绝密,相关人等留于堂中议事。”

雍扬、清江能知道徐汝愚心中痛楚的不乏其人,邵海棠、梅铁蕊、宜观远诸人是心思灵巧到极的人物,但是他们心中未免没有庆幸:徐汝愚终于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宜观远暂居客卿之首席,指导雍扬、清江两地《置县策》的推行。徐汝愚领宜观远见过雍扬诸人便只身返回漳台,主持此处与普济、南闽胶粘的军政大局。

自从议定政事堂以雍扬为主,幼黎更加无法从雍扬脱身,只是担心徐汝愚心中独寂无法排遣,才将珏儿遣去漳台,照料徐汝愚的生活。

这事只有郑梦淮等人知晓,幼黎予他的信中要他暂时瞒过汝愚,免得他出言拒绝。

郑梦淮略知灞阳之难后徐汝愚的经历,知道现在能宽慰徐汝愚心中寂楚的人也只有当年幼黎花舫的成员,只是珏儿乘舟乘车还要三五曰才能赶到漳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