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山河英雄志 > 第十一章 三关天险

第十一章 三关天险(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韩家武备整饬,关外的马贼一定又避而远之了,快点收拾收拾,跟在韩家车队的后面。”

徐汝愚拉过跑堂的问道:“内边与呼兰早绝了边贸,除了私帮,怎会有这么大马队经过马邑啊?”

跑堂指着外面的马队说道:“这就是代邑韩家的私帮,韩家在呼兰、荀家都说得上话,虽说只是一个私帮,这汾郡境内,除了投靠青凤将军的豫南马帮之外,就属代邑韩家马帮势力最大了。”

韩家的事倒听说过一二,代邑位于幽冀、呼兰、汾郡三地的交境,这韩家的能量倒不容小视。徐汝愚心想:褚师密绝汉俗、兴胡俗,除去跑单帮的,只有少数私帮能往来平城与马邑之间通商牟利。私帮进入平城的路线受到严格控制,倒是返回马邑,却自由得很。呼兰可以借助私帮将眼线布到中五郡中,而十五郡的各派眼线却渗透不进呼兰。

徐汝愚笑了笑,说道:“十年前,我随家父来过此地,那时也没见曾到韩家拥有这么大的马队。这过去的已有一百多匹马,还有许多没过去的呢。”

“可不是,昨天就听有这次足足三百匹马。这几年来,韩家在天域的买卖越来越大了,这次还上算厉害的,上个月,韩家的车队从平城回来足足有四百辆大车。”

马邑若失,呼兰铁骑就能直达雁门关前。

想起《十五郡地理志》中写雁门关的句子:代邑北四十余里,有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于雁门山绝顶筑关城,路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乃千余年来戍边重地,雁门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

呼兰铁骑过了雁门关,就能直抵北地名城北唐。

荀烛武募征流民十五万,原先要北上屯边的,却在北唐突然掉头南下,突袭秦州河东府。

徐汝愚怔怔望着浮在屋顶积雪上的月色。

徐汝愚吃了一惊,问道:“这马队在哪里过夜,怕是好几家客栈才容得下这么多人?”

“韩家的马队、车队在城外过夜的,清晨穿城而过,从来不在城中逗留。”

还要再问,有人相唤,徐汝愚道了声谢,就让他离开,吃过薄饼,马队还没有走完,就与店中的食客一起拥在门口张望。

护在马匹两侧的健勇体匀骨壮、纠纠雄武,持的大多是朴刀铁戟之类的重器,暗忖:若有韩家这队人马相助,呼兰要夺马邑可谓轻而易举。

马队过去,护在队尾的是十余骑骑士,穿着半身皮甲,铁矛铁剑铁胎弓分悬骏马两侧,气息微微,都是难得好手。

这马邑城中倒也有江宁的探子在里面,不过徐汝愚却不知道如何去找他们,挨过天亮,抓过一团雪在脸上胡乱抹了抹,飘身下了坐了一夜的屋顶,在长街上信步闲走。

这十多年来,褚师密在呼兰绝汉俗、兴胡俗,马邑与平城之间的商贸就败落下来了,马邑也不似徐汝愚幼年来时的那么兴盛了。

长街尽头,有一酒家,牌额上书“远菊”,新漆的隶书,这牌额似乎刚做没几曰。灵念一闪,徐汝愚想起商南的远菊楼来,抬腿迈进店里,里面只是一般的食店布置,看情形即使有酒也只是浊酒。几个跑单帮的汉子三两凑在一起胡吹北地的风情,见徐汝愚进来,抬头瞄了一眼,又各自吃饼喝汤胡吹了。

徐汝愚走到里角坐下,要了几张薄饼就着小米汤吃起来。

驼铃声响,一队马帮穿过店前过去。马背上驼满货物,正缓缓北关门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