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二五章 立场问题

第六二五章 立场问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次,这里在位置上能够兼顾内陆,还能勾通海洋。

华族乃是以海立国,都城应该有连通大海的港口。南京城在各方面都符合条件。

再者,南京城可以控制整个长江流域,这条线上乃是华族此时的精华所在。

以前的王朝喜欢在北方立国,因为北方的民风彪悍,中原地区乃是华夏人口和经济的中心。

但是明清之后,海贸兴盛,经济中心早就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见到董良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城内户口的统计工作包括原本各个府邸的奴婢。共计有人口二十一万五千四百口,城内的房舍也统计好了,共计十五万间左右,商铺有五千余套。其中天王府准备改造之后,作为华族政府的新驻地。另外几座王府预计移交给学部用来建设书院。无主的商铺我们准备进行拍卖,我已经联系了沪上商会的人,苏湖和沪上的商团会来参加竞拍,竞拍的收入将作为南京城的重建资金……”

徐鼎康说的话似乎是没毛病,非常符合华族的办事风格,能够用商业手段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政府出钱?

“徐鼎康,你稍微停一下。这次招标只有苏湖和上海商会参加吗?”董良突然间打断了徐鼎康。

“元首,是这样的,目前报名参加的只有这两地的商人。”徐鼎康说道,他的表面上镇定,实际上内心有些紧张。

这次招标时间比较短,他暂时才通知到了这两地。

南方的人口更是超过北方。

所以将都城放在南京有很大的优势。

都城的作用应该是方便控制基本盘。只要搞清楚华族的基本盘是什么,就能够猜到董良将在什么地方建都。

这里面他是有私心的,苏湖地区的商人给了他非常大的支持。

南京城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作为华族的都城。

不管是安平还是福州都不是华族的都城,事实上华族还没有确定过都城。

但是南京城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未来的华族都城。

首先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乃是六朝古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