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明月 > 第23章 言必信?

第23章 言必信?(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件事,起码可以吹十年不对,二十年

然而让李谈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群情沸腾,纷纷前来投效的时候,长安君却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

这位公子朝游侠儿们拱手道:“二三子为国赴难,想要投奔到赵光门下的拳拳之心,赵光心领了。但我尚未开府就封,没有余财,只怕供应不起酬金。我就在这冒昧问一句,倘若此次前去齐国,暂时只能保证早晚两顿餐饭,以及住宿,酬金可能会有些少,可还有人愿意随我同去?”

……

“没酬金拿?只供食宿?”

作为邯郸传舍人之子,李谈还没得到这份驾车的差事前,也在游侠儿的圈子里混过,有不少游侠朋友,所以知道这些人的目的和追求。

百多年前,墨家那由巨子领导的严密组织,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游侠团体,不为名利行走于各国,主持偃兵,那才是真正行侠仗义,扶弱抑强的大侠。然而时过境迁,墨家已经分裂式微,快一百年没出过一位巨子了,他们的团体更是早已解体。

没了组织后,游侠们就在各国各自为生。他们大多数不事生产,但总得生活吧,于是除了部分人做盗墓、剪径、收保护费等勾当外,大多数人,是靠投奔卿相公子做食客来维持生计。

有需求才有供应,从春秋时候的赵简子开始,卿相贵族的养士之风就一日胜过一日。所以这时代的封君,甚至是稍微有点权势的官吏,都会有几人到数百不等的宾客。

而最为典型的,当属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以及新近声名显赫的魏国信陵君。他们三人并称三公子,都倚仗其富厚和特权,慷慨好义,折节下士,招揽了数千食客,这其中有能出谋划策的文士,也需要看家护院或者干黑活下狠手的游侠儿。

长安君此言一出,李谈目瞪口呆,上百名游侠儿也面面相觑,刚才将“先国家之急”喊得震天响地的人里,顿时有不少面带失望,更有人露出不屑之色,开始朝外面退去,一眨眼功夫,就走了一大半……

李谈不知道明月心思,连忙说道:“长安君,你这是……”

三位公子之所以厚结私剑侠豪之士,主要还是想让他们为自己卖力、卖命。这种行径,世人已经见怪不怪,甚至还赞誉褒扬。

通过这种渠道,游侠儿才能从妨碍社会治安,与官府抗衡的势力,为列国贵族所用。

今日这场面,让李谈感觉到,他似乎又要见证一位如齐之孟尝、赵之平原、魏之信陵一般的名公子诞生了

长安君在邯郸城内绕了一圈,便得到上百游侠效命,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景,李谈感觉自己这趟差事真是没白干,等过了今日,他就可以好好跟那些游侠朋友吹嘘。

“我李谈虽是皂衣的斗食小吏,却也是给长安君驾过车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