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断狱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临安府衙骚乱不断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临安府衙骚乱不断(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杨璟与陈宜中没有太多接触,也没有关于这个人的资料,对于此人的人品或者历史功过,杨璟暂且不去评说,也无法去做出客观评判。

但眼下却不得不去面对这个人带来的群体影响,如果事情闹大了,临安城可就乱了!

陈宜中等人的行为确实出于大义,但对于董槐等人而言,绝非甚么好事。

丁大全弹劾董槐的名目就是功高盖主,以权谋私,意图谋反,如今太学生和百姓气势汹汹来声援董槐,你让官家作何感想!

难道他赵昀就是昏君?难道他赵昀在太学生和百姓的眼中,还不如董槐?

杨璟听得陈密禀报,知晓事态严重,便离开了诏狱,往临安府衙门赶去。

如今徐佛还没有官复原职,皇城司全由他这个公事官主持大局,谁想到上任还不到两个时辰,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如果杨璟当初答应董槐,如今他应该与陈宜中等人成为同学了。

太学也就相当于国立大学,是朝廷办的公学,挑选各地精英,为国家培养预备人才。

太学生其实是不得议论朝政的,因为这些太学生对舆论的影响实在太大。

所以他们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雪上加霜!

杨璟并不否定他们的动机,但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好心办坏事。

这些太学生是传统的学院派,没有实干经验,不懂审时度势,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乃至于空想主义者。

其他朝代暂且不谈,单说北宋徽宗时期,太学生陈东等人便联名上书,将童贯与蔡京、王黼等人列为六贼,声讨这些奸佞,陈东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但最终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如果杨璟没记错的话,这个陈宜中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今次声讨丁大全,会为他们六名太学生赢得“六君子”的名声!

陈宜中家境贫寒,但才华出众,言辞优美,文章犀利,在太学生之中有着不浅的人望。

不过杨璟依稀记得,这位哥哥后来还是依附了贾似道,蒙古人打进来之后,南宋朝廷节节退败,贾似道也被罢相夺职,那时候已经是太皇太后的谢道清,便任命陈宜中为宰相。

这陈宜中也曾做过抵抗,不过收效不大,接连失败之后,又跟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南宋三杰”组织了南宋流亡小朝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