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枭臣 > 第四十九章 治狱(四)

第四十九章 治狱(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说城中大牢狱吏每年盘剥囚犯所得银钱绝不止两万两银,但是顾悟尘总不能犯众怒让上上下下将这银钱吐出来用在牢城上吧?

要是林缚提不出这些建议,顾悟尘反而觉得他不堪用,除了举子功名之外,这也恰恰是林缚远远强过杨朴、马朝、杨释等人的地方。

当然此时由集云社来向狱岛供给生产原料,将来狱岛所出物产交给集云社统销,集云社自然能从牟取利益,顾悟尘对这点很清楚,在他看来林缚毕竟是有些私心,这个也好,完全没有私心的人才是最难控制的。再说他顾家每年也要从集云社拿一千两银子,这一千两银子当然不会凭空生出来。

“好,你放胆在狱岛作为,只要有我一天在江宁,这狱岛之上便由你来当家作主……”顾悟尘手撑着桌案,听了林缚一席话,当真觉得狱岛上没有什么好再吩咐他了。要说周全,林缚比自己想得更加周全,说起来心里还有些失落。要说书文,江宁城中胜过林缚不在少数;要说济世之学,顾悟尘还真没有看到比林缚更出色的青年。之前林缚拿《提牢狱书》,顾悟尘多少有些觉得林缚是在拿赵舒翰当台阶,如今在他心里,赵舒翰再有济世学问,比林缚还是有些差距的。

顾悟尘当夜没有急着离开狱岛回城去,林缚与他谈了许多以囚治囚、分罪治囚、役囚筹用等思路。这些思路都是些还没有给总结出来的监牢管理经验,林缚也没有按照记忆完全照搬,而是审时度势的提出些适应形势的监狱管理改良建议。

有与赵舒翰合著《提牢狱书》打底,林缚提出监狱管理改良建议就更有权威性,不然在这个凡事讲资历的官场氛围下,别人无关紧要的一句“嘴上无/毛”就能轻飘飘的将他的很多努力抹杀掉。

林缚想到这狱岛之上做什么事情,也必须要取得顾悟尘的支持,先要取得顾悟尘的信任,但是顾悟尘再信任他,也不能无视官场的规矩,不然顾悟尘肯定更愿意杨朴或者马朝来代替他管理这江岛大牢的。

一部《提牢狱书》当真替林缚打下些可以替代资历的基础。

“以囚治囚、分罪治囚,便能役囚筹用,也才符合‘监囚劳役以惩其罪’的刑律精神,”林缚谈他的治狱思路,也谈他将在狱岛实行的一些具体措施,“待天气稍暖一下,我便差使囚犯在高墙外围开辟一座菜园子、一座牲口圈棚。监房里此时还有大量牢室空下来没有用处,我想着拿一座监房试做工场,添购些织机,役使女囚劳作,囚衣也可以在狱中裁剪,还可以搞些匠作铺子,木作、铁作等活计,在高墙之内都能行之。细心管束,无需担心逃监之事。我计划着,今年之内,除米粮需从宣抚使司支领外,其他物资都尽可能的做到自足,监房修缮等工务,也完全可以役使囚犯来做。节约下来的银钱,除了可以拿来改善吏卒生计外,若按察使司那边需要支度,也可以调拨一二……若狱中人力还有多余,狱岛上所出之物产,可贩卖到城中。我想着生产之原料,此时由集云社来预先供给,他日所出之物产,交给集云社来统销折抵前款,只要狱岛管束整肃不生变,想来贾大人也不会有意见。”

顾悟尘边听边点头,他本来就不是拘泥成法之人,对现实也认识得足够清醒。

迫使女囚到官窑妓寨为妓之事在本朝就算不上大事,城中大牢役使囚犯给官私营作坊当苦工是司空见惯的常例,每回要修缮城墙、建造官衙等大型营造,牢中囚犯更是给大肆役使的对象,林缚欲在狱岛设工场,只是在这些基础上稍稍进了一步,顾悟尘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以后要大规模的实行牢城,坐监规模达到数千人甚至上万人,除了看守监管之外,牢城的给养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囚粮、囚衣、监房修缮、狱卒吏目工食银、刑具械具、医药等诸多项钱银再加上各个环节的克扣,平摊到每名囚犯头上的拨银,差不多达到每囚十两银子的水平,就算将来的牢城达到两千人的关押规模,每年就要耗银两万。

按察使司诸项权力颇大,就是管不到银子,每年能自由支用的银子也就三四万两银子。这一点比不上提督府,更比不上直接管钱粮的宣抚使司,将来别人要反对牢城之议,只拿一句话“银子自己解决”就能将顾悟尘的退路完全堵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