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枭臣 > 第26章 粮食

第26章 粮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了淮东钱庄的参与,垦荒屯种的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截止到这时,共在堤内筑围拢屋一百八十座,开垦荒地三十六万亩。

虽说垦荒屯种最大的意义,在于安置工辎营家属、安置流民,为淮东军保证充足而稳定、可靠的兵员。

但是,就算是最直接的,淮东从里面并非无利可图。

虽说屯寨三五年内还不能给淮东提供租税收,然而这五万屯户,在过去一年,共消耗了淮东冶铁工场所生产的近一半铁。仅靠这一部分的收入,淮东冶铁工场就维持了全年的成本支出。

“呵呵,”李书堂摸了摸脑袋,自嘲的笑道,“总是跟不上大人的思路!”

林缚笑了笑,说道:“自古以来,大家都将目光放在田地上。粮食当然重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费尽心机的提高粮产,但是要筹养军的财源,视野就应该更开阔一些……过了年节,军司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会有一个细致的总结,到时候大家就会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林梦得心里感慨,说道:“就征田赋来说,开垦荒地,远不如编丁定亩来得快。毕竟开荒地、修水利,迁民移居,投入非常大,时间上也慢。编丁定亩,就要快得多,核查出一亩隐瞒的粮田,就增加一亩田赋,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让佃农们喘一口气!”

“现在想明白了?”林缚笑问道。

“想明白了,”林梦得说道,“特别是这时候,粮食给大田户、大富绅抓在手里,他们只会拿出少量粮食出来卖,去换绸罗丝锻等奢侈品,更多的粮食会给囤积起来。要是粮食多分一些给佃户,他们吃饱饭,地方稳定是一方面。他们还将更有力气干活,能更用心的伺候粮田,来年粮食产出会更高----有多余粮食,他们用来牲口,也会拿出来卖,买农具、买布匹、盖新房、打橱柜等等,唯有这时候,冶铁工场、纺织工场以及征收工矿税、商税,才有大利可图……”

也是如此,淮东军司才能不用花什么代价,就从冶铁工场获得二十万斤精铁用于兵甲、战船及其他战械的制造上。

当然了,淮东钱庄的钱息收入,厘金局首先要征收一成五的钱税。如今淮东钱庄向屯寨放贷规模超过一百万两银。理论上,厘金局每年可以据此向钱庄征收两万两千五两银的钱税。

此时,过去一年,从崇州转运的石灰、煤、铁砂、桐油、木料、棉丝等,都比以往增加了一倍有余;相比较林缚来崇州之前,数量更是激增加数十倍、上百倍不等。

海东商路暂时还由军司垄断,收入不计入厘金局;在扣除津海粮道的商税收入之后,厘金局在过去一年里,其他商税厘金及工矿税等收入就高达二十万两银。

其实这些收入,并不能令人惊喜;即使从盐银保粮及津海粮道上所得的银子都用去修捍海堤外,淮东也不缺银子。

“虽说浅显,差不多也就是这个道理吧!”林缚说道。

林梦得当初也不赞同完全放弃对屯寨的租税收入,只是没有办法才同意。

钱庄放出印子钱来,钱息高达一分五厘。屯寨要归还本息,淮东再向开荒田征租税,屯寨要维持屯户的生计会十分的困难。

另一方面,这边不对开荒地征租税,对江宁及盐铁司的质疑跟刁难,也方便推脱:淮东一钱银子的租税都不收,指责淮东侵占盐区土地的质疑总要弱些。

沿捍海堤共设十一处屯寨,迄今为止,安置包括工辎营家属在内共十七万人,计有五万户,在十一处屯寨下共编农社五百余。以每家农社向钱庄支借两千两银计,钱庄共向淮东垦荒屯种事发放印子钱超过一百万两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