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铁血帝国 > 第二部 霸业 第八十三章 人民铁血

第二部 霸业 第八十三章 人民铁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理,素兰昨天拿了一篇文章给我看,是一个从德国回来的军事留学生写的,很有些意思,我想让你也看看,也许会有些启发。”

文易接过报纸,原来是中民党上海分部办的《国民之声》,是一份旨在广开言路,促进国民思考和创新的报纸。

张志高翻到第三版,指着那满版的小字道:“就是这篇,蓝天蔚写的,〈军之解〉。”

文易揉了一下眼睛,摇头道:“不行了,眼睛太累,一下子看不了那么多小字,回头让素兰通知那边一声,报纸的字不要印那么小,考虑一下读者的感受嘛。志高,你就把这文章的大概内容给我讲一讲吧。”

张志高耸一下肩,取回报纸,一边浏览一边概括起来:“首先,作者给军人下了定义:军人是世界上最有正义感最文明的人,同时又是最野蛮最不文明的人。军人无情地打击敌人,夺取别国领土,企图统治以至奴役其他民族,因此他们是最野蛮最不文明的人。他们属于依仗暴力来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的非正义世界。但是,他们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促进国家繁荣昌盛,他们有是最富有正义感最文明的人。”

刘云随即发出了指示,报告继续进行着,无冕之皇的命令和指示也接连发出,帝国战争机器的核心部分已经像这样子运转了一个月,它的优劣之处,还有待作者这样的八流历史爱好者去慢慢琢磨。

墙上那座光兴皇帝亲手调制的黄金自鸣钟响过了十二点,午餐时间快到了,众人很自觉地准备离席,大多数人已开始收拾桌上的纸笔之类,刘云却在发布完一条关于军事训练方面的指示后,忽然以严厉的口气环视众人道:“现在宣布一个或许会令人不愉快的消息,总参后勤处长武定国上将,因涉嫌贪污受贿,昨天已被我下令停职,并将接受军法司的调查,他的职务现由副处长寒新火少将代理。”

会场顿时沉寂下来,许多种性质不同的目光交织在空气中,汇集到刘云那严肃得可怕的脸上。

众人正在等待下文时,刘云却迅速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转向文易道:“好了,总理,可以散会了吗?”

文易轻点一下头,缓声道:“散会吧,大家都需要休息一下了。”

“接下来他从军事力量对比的角度来看世界,他认为,军事力量‘乃围护国家之城墙,民族骄傲之姿态,养育文明之母亲’,一个国家所取得的文明程度同它的军事威力成正比。欧洲列强取得高于中国的文明程度,正是因为它们军事势力使它们能够向海外扩张,传教布道,操纵国家外交,以至建立殖民帝国。和平主义已经不再符合中国利益,影响中**人军事行动的传统道德观念已属过时,新军人应该有文明的头脑,野兽般的躯体,残酷无情地打击外敌,对待本国同胞则举止文明、行为正派。”

“他还认为,军队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对外,而不是对内,供养军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为了来自国内的挑战,以维护某一个政权,更重要的是抵御外来侵略,以保卫国家和人民。中国所需要的是一支国家军队,组成这支军队的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并为此作出牺牲,他们只把国家作为效忠的唯一目标,而非某一个人、某一个集团或政党。”

“他还提出,战争并不可怕,战争应该被看成兴建国家的一种手段,对此他写道:好战之国,其国必食战福;畏战之国,其国必受战祸。喜杀人者,人崇拜其国;戒杀人者,人攘夺其国。军国民者,制造一种喜战好杀之性质之国民,以安宁范围其国家也。贱武右文之国,其国永不得受威,令国家行保护国民之权利。另外他还引用了俾斯麦的思想:天下可恃,惟铁与血。凡国家所有之特权,皆军事补助支配而行之。”

“此外,他还提出,军事与国家的关系具有两重性。首先,两者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这在国民性和尚武精神形成过程中得到证实。它产生出种族主义观念和英雄偶像。德国人是爱国的,因为他们自己的种族感到骄傲。中国人则相反,不相信种族主义,听任自己遭受外来种族的统治和屠杀,甚至还自相残杀。美国人歌颂乔治*华盛顿,俄国人崇拜彼得大帝,但中国人却没有自己真正的英雄偶像,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为保卫中华民族而英勇战斗的杰出人物,应赋予某些杰出人物以民族英雄的荣誉,为中**人树立榜样,为此他还特别提到了岳飞和史可法。其次,军人与国家的关系是由军人的地位决定的,这意味着军人应该有权利参与国家生活各方面的活动,这不仅促使他们接近民众,而且能使他们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国家利益。他提到美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军校开设军训课,德国则全民皆兵,大至全国范围,德国实际上就是一所军校,而社会成了宏大的军事教育组织。他认为,这种‘地位决定’之关系有助于国家的扩张和大帝国的建立,由此增强了国家的威望,使人民感到更加自豪。”

几分钟后,文易与他最亲密的朋友加学生——署理外交大臣张志高,又一起走在了别院那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上,不知为什么,文易对饭后散步一直提不起哪怕半分的兴趣,却对饭前小走一圈有着十二分的热情。

“总理,你对刘云处理武定国这件事怎么看?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把刘云看得太坏了?”

张志高对文易从来没有刻意的隐瞒什么,即使是有可能会伤到对方的话也也毫不犹豫地说出来,这却也是文易信任和喜欢张志高的原因之一。

“我从来就没有把他想得很坏,他也算是与我从小长大的密友了,以我们之间的了解程度,我知道他的愿望总归是好的,可是你也要记住,好心不一定就能办成好事。我对他那些不好的分析,其实全都来自我对他所处权力地位的担心,权力总归是一种诱人做恶的幽灵,每一个权力者,包括你我在内,都是做恶的嫌疑犯,权力越大,嫌疑就越大,因为我们比常人更有能量,更有特权,可以更安全地做恶,可以犯下更具毁灭性的恶行,有时候绝对权力者的一句话,其破坏力要远胜过成千上万的江洋大盗。企图以道德、信仰来影响权力者,希望其不做恶是很难有真正效果的,因为在实际利益前面,道德或信仰总归是如此的苍白无力,能真正坚守道德和信仰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影响不了大局。根本地还是要靠制度,可是,现在这种状况下,制度似乎也变得苍白无力起来,刘云的军官团一天不消灭或被架空,这帝国就一天不得真正稳定……”

张志高被文易悲观性的语调所感染,突然变有点抑郁起来,走了好久也不说话,一直来到池塘边,才想起什么似的,掏出一张报纸,主动改变起话题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