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1节贤良之士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1节贤良之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水军?五千兵马?主公的意思是走海路去幽州?”太史慈听罢蔡吉所言追问道。

“本府正是此意。”蔡吉说罢便指着案牍上的地图向太史慈与郭嘉解释道,“两位请看,自海路从此地登陆就能沿易水而上,直接与袁绍的大队人马会师于易京城下。不仅路途短,还便于补给。倘若能有在此建港的话,便可与辽东的锦西港互为照应。”

蔡吉指着的这个位置正是后世天津的位置,而袁绍目前围攻的易京则位于后世保定与天津的中间。相比大老远地从青州、冀州走陆路绕道,走海路确实是最便捷的路线。而太史慈早年曾多次渡海去幽州,对那一带的情况也相对有些了解,因此他当即便点头附和道,“主公此计可行。”

蔡吉见太史慈同意了的想法,又将目光转向了郭嘉。却见此时的郭嘉正盯着地图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过了半晌之后,他终于抬头向蔡吉问道,“主公,且不论五千兵马北上幽州是否合适。主公可曾想好,若按此策,该让何人带队?”

蔡吉被郭嘉如此一问,不由两手一摊无奈道,“本府也正头痛这个问题。”

“本府没这意思”蔡吉脱口而出反驳道。

“嘉也知主公是诚心诚意想要请文和公入幕。否则主公也不会大老远地将人绑来,更不会特意修书要吾等早做准备。只是贾文和心中的刺已然扎下,吾等再礼遇于他,在他眼里都是在做作。而今能拔去这根刺的人也唯有主公了啊。”郭嘉语重心长地向蔡吉劝说道。

此刻的蔡吉听罢郭嘉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再结合史书对贾诩的一些评价,事情还真有可能像郭嘉说得那样。于是蔡吉当即便向郭嘉拱手作揖道,“之言令本府茅塞顿开。本府这就着人请文和公商议。”

哪知此时的郭嘉却一抬手阻止蔡吉说道,“慢着。既然主公没将东莱的情况告知文和公,那主公还是同吾等商讨完之后,再单独找文和公商议为妙。毕竟文和公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骤然让其参与密谈,只会平添尴尬。”

“奉孝说得是。是本府鲁莽了。”意识到有些关心则乱的蔡吉拍了下脑门苦笑道。而郭嘉与太史慈见状亦同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袁雷冒泡:作为龙套,俺表素无论男女“贤良淑德”都素重要滴~品质~~~千万别学俺家袁主公搞不定,也搞不定手下~~~同意俺观点滴~~~请投票~~~

是由】.

div>

baidu_clb_lt_id="519311";!!!

此刻面对眼前笑得颇为欢畅的两个男子,蔡吉不得不感慨是幸运的。郭嘉与太史慈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胸襟宽广的男子汉。正如,郭嘉身为的首席幕僚,不仅对新晋加盟的贾诩丝毫没有抵触之意,反而一心一意地帮收服贾诩。要以贾诩的资历与才华,只要其一入幕,郭嘉势必就得让出谋主之位。诚然蔡吉并不会因此就喜新厌旧。但这世上多得是为争一口气,争一个名声,而大动干戈的“聪明人”。那些“聪明人”往往会捏着鼻子接受新成员,可在背地里却使黑手、下绊子,破坏整个团体的团结。亦或是干脆冷眉应对新来者,摆出一副倚老卖老的架势。

值得庆幸的是,郭嘉不是这种“聪明人”。在历史上郭嘉以“军师祭酒”的身份一直辅佐曹操,直至病逝。哪怕是出现后来居上者,他也甘之若饴地坚守着的职位,从不动摇其对曹操的忠诚。所以同样的进言,有时郭嘉说出来会比其他谋士有分量,因为在曹操看来郭嘉的进言是无私的。

想到这里,蔡吉不禁盯着面前的郭嘉,由衷地脱口称赞道,“真乃贤良之人”

郭嘉没料到蔡吉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楞了一下的他并没有出言推脱谦逊。相反他却冲着面前的少女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一评价。而紧接着,郭嘉便将话锋一转,切入正题道,“主公,今日找吾等前来怕是为了出兵幽州之事吧?无不少字”

蔡吉亦收敛起了心中的思绪,点头作答道,“嗯。本府在收到的书信之后,也花了不少时日考虑此事。叔治说诸君不赞成本府亲自去幽州,本府对此深表同意。眼下中原战火已起,本府自然是不能离开青州,离开中原。但袁绍那边总得有人去应付,并且本府也想趁这次的幽州之战,在幽州,在袁绍的背后安插一支兵马。故而本府打算抽调水军以及五千兵马前往幽州复命,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