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3节贾文和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3节贾文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而蔡吉却并没有顺着老者的话头,追问该找谁待价而沽。而是揶揄着向贾诩反问道,“待价而沽?文和公认为本府无法成就始皇之业?”

贾诩听罢蔡吉所言,心头不由咯噔了一下,暗想这丫头莫非还想一统江山不成?要真是如此那这丫头算是彻底疯了。可得要好好考虑抽身的计划。

且就在贾诩对蔡吉的精神状况产生质疑之时,蔡吉却突然将话锋一转道,“文和公不用露出那样的表情。本府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身为女流,难登大宝。不过在本府看来,这世上除了刘氏还真没其他人坐定龙椅。”

贾诩见蔡吉转了一圈之后,又提到了汉室,不由皱起了眉头问道,“难道蔡使君认为汉室还可兴?想学那周公辅佐汉室?使君难道不怕被人当做王莽?当做董卓?”

面对贾诩疑惑的口吻,蔡吉却挺直了腰板,傲然反问道,“本府做周公,还是王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府明白,祸乱天下的并非黄巾贼、并非十常侍、并非董卓,而是地方上的豪强就算眼下有人能凭武力一统天下,只要地方上还有豪强割据,朝堂上还有世家弄权,他这江山就坐不稳倘若换一姓氏,天下任然大乱的话。那还不如像春秋时期那般,诸侯贡职,奉汉室为大统。”

“上下一心,方能同心协力。”贾诩同样应承着蔡吉的视线回敬道。

“文和公言之有理。”蔡吉微微颔首以示同意贾诩的观点之后,跟着便端正了坐姿向贾诩宣布道,“不瞒文和公,吉之志向乃是匡扶汉室”

“匡扶汉室?”贾诩听罢此蔡吉所言,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笑意,“依老夫这些时日在青州的所见所闻,使君似乎在行齐、晋之举。难道使君想学桓、文尊皇攘夷那般,匡扶汉室?”

贾诩所说的“齐、晋之举”,指得是春秋五霸中的齐国与晋国,这两国皆以周皇室为尊行割据之实。至于桓、文,自然是说齐桓公与晋文公这两个霸主。所以贾诩这话无疑是在指责蔡吉有意割据为王。话说蔡吉穿越汉末将近三年,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点出她是在割据。而据蔡吉所知,贾诩骨子里其实是个“大统一”主义者,至于实现大统一的人是刘氏还是其他家族,这一点贾诩倒并不是很在意。所以历史上他才会唆使李傕、郭汜挟持汉帝,才会力主张绣摒弃刘表、袁绍转投曹操。

想到这里,蔡吉试探着向贾诩问道,“文和公可是认为本府此举与公的志向不符?”

贾诩哪儿会傻到直接同蔡吉说,他对只想割据一地的家伙没兴趣。相反自负已经探出蔡吉底线的贾诩,很快就在脑中想出了应对之策。这不,在低头沉吟了一番之后,贾诩便摸着胡须向蔡吉侃侃而谈道,“使君之志与老夫之志,倒也谈不上不符。使君明鉴,而今虽汉室陵迟,天下呈群雄割据之势。然则百姓经汉室五百年教化,人心思合,故天下间终会出一豪杰,成始皇之霸业。”

但我这个女娃儿不会是那成霸业之人?蔡吉暗自替贾诩说了他那没有说出口的下半段话。但表面上她还是故作疑惑地向贾诩追问道,“哦?文和公认为天下纷乱之势不会长久?”

“不会超过一甲子。”贾诩故弄玄虚地保证道。

一甲子?六十年吗?如果曹操没败于赤壁,或许还真用不了六十年就能统一了呢。事实上,如果历史不发生偏差,从现在到西晋统一天下,也不过是花了八十三年而已。在心中如此腹诽着的蔡吉连忙又问道,“若真是如此,那文和公以为本府该如何行事?”

“待价而沽。”贾诩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为蔡吉量身订做的方略。在贾诩看来以蔡吉的身份想要称帝统一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其能暂时割据青州成一方霸主,却终究免不了会被其他势力所灭。与其执着于割据称王,不如一面经营的地盘一面寻找有统一前途的势力合作甚至联姻,届时名声与身家便都能得以保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