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九十八节 一杯羹

第九十八节 一杯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曹丕没想到蔡吉竟会在这时候勉励。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种勉励更像是一种讽刺。老天确实给了他曹丕一个大任,那就是来齐营充当质子。想到这里,曹丕以机械地口吻自暴自弃道,“丕之大任,乃维系曹蔡联姻。”

“若有一天曹蔡联姻无法维系呢?”蔡吉步步紧逼道。

这一次少年彻底陷入了沉默,却而代之的是风拂过树梢发出的沙沙声。蔡吉亦知问到了曹丕的心结所在。一旦曹蔡联营无法维系,曹丕质子之路也算是走到了尽头。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天天担心自个儿那一天会被拖出去祭旗,自然是难展笑容。

到了那一天,真会拿曹丕祭旗吗?——蔡吉在心中如此扪心自问了一句。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纳质为押”只是一种外交手段,并不能真拿来要挟对方。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对峙于广武。因汉将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羽为此深感忧虑。便做了一张高腿案板,将身为质子的刘邦之父刘太公搁置在上面,向刘邦宣告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谁知刘邦却无赖地放话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项羽听罢,大怒,当即就要煮了刘邦的老爹。最后被他小叔项伯给阻止了。项伯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由此可见盟约、亲情的对一心想夺天下的霸者而言,都是随时可以抛弃的。真要杀了质子,反倒是坏了的名声,为背盟的对方开脱责任。

一早就看穿曹操本性的蔡吉,自然是从一开始就没把曹丕当做制约曹操的手段。更不会做出阵前杀质子,这种涨他人士气,毁名声的傻事。所以这会儿的蔡吉反倒是大方地向曹丕保证道,“子桓,若有一天曹蔡反目,孤也不会取汝性命。”

嘭、嘭、嘭,随着一声声轻响,一颗颗饱满的桑葚,红红紫紫如落英一般落到了白色的裙摆之上,一眨眼的功夫就聚成了一堆。蔡吉见状便向树上喊道,“够了。子桓下来吧。”

哪知曹丕却干脆坐在树杈上,翘着二郎腿,边摘边吃道,“丕在树上吃就成。”

曹丕的回答令蔡吉不由莞尔一笑。话说这还是曹丕头一次在她面前露出孩子气的一面。之前无论是在龙口,还是齐营,曹丕总是一副少年老成,谨慎的模样。让外人猜不透其心里究竟在想些,亦无法指责。据蔡吉所知,历史上的曹丕只对一个人如此过,那就是他的父亲曹操。至于在其他人面前,曹丕则完全是另一幅做派。或呼朋唤友,或秉烛夜游,总之还挺恣意妄为的。所以面对曹丕流露出的少年心性,蔡吉倒也并不意外。至少说明这会儿的曹二挺放松。

于是蔡吉也干脆坐在树下吃起了桑果。野生桑葚甘甜如蜜,让人吃上一口就欲罢不能。不一会儿,蔡吉裙子上的那点桑葚就被她吃了个干净。意犹未尽的她抬头向树上的少年唤道,“子桓,吃完了。”

嘭、嘭,又有几枚果子准确地落到了蔡吉的裙子上。蔡吉顺手拈起一枚桑果在太阳下照了照,饱满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带着近乎透明的光彩,宛若十几岁的少男少女,酸甜、健康、充满朝气。蔡吉已经记不得她最近一次像这样浮生半日闲是在时候了。在她十九岁的皮囊下包裹着的是一颗三十多岁的心,而这颗心大多数都在考虑生存、大志、天下之类的问题。

不过曹丕不一样,无论历史上的他是怎样一个人,至少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少年。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却要为一桩他无法掌控的婚姻而毁去梦想与前途,这无疑是一桩残酷的事。虽说这世上残酷的事多得是,但蔡吉向来觉得能少一桩是一桩。所以她在把玩了一番手中的桑果之后,便兀自向曹丕问道,“子桓,汝近些日子随孤征战冀州,岂不是荒废了学业?”

“丕自幼长于军旅,五岁习武,八岁能文。随军而行之余,亦会自习**。”曹丕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蔡吉耳听曹丕在成天给端茶递水,洗马磨墨之余,还能抽自学。不禁在心中咋舌,曹操的家教可真严格。后世的那些虎妈狼爸和曹操比起来可落下乘多了。最成功的教育不是逼孩子学习,而是让学习成为孩子一种习惯。曹操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想到曹丕身处齐营还能如此卖力的学习,蔡吉不由好奇地问道,“子桓如此勤奋,将来是想做将军?还是能臣?”

蔡吉的问题让树上的曹丕不由为之一愣。是啊,吾天天勤学苦练,究竟是为哪般?是为武将?还是文臣?还是早早地以质子之身陨于曹蔡之争?一想到眼下的艰险处境,曹丕的情绪顿时一落千丈。话说,这两天曹丕的心情其实还是挺不的。这一来是因为他难得有机会离开齐营外出散心。二来则是他这次在崔府表现出色,博得了崔琰等人的一致赞扬。这让年少的曹丕很是得意了一把。隐约间仿佛又回到了在许都司空府中被夫子表扬的日子。可蔡吉的发问却再一次将曹丕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令他想起到不管他曹丕的才学如何,都不能改变他身为质子的事实。而一个质子是没有前途可言的。过了半晌之后,曹丕终于艰涩地回答道,“丕不知。”

蔡吉虽在树下却也听出了曹丕的情绪变化。联想到曹丕目前所处的环境,以及与曹操明友暗敌的关系,蔡吉自然是不难猜出曹丕这会儿在想。却听她朗声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终有一天子桓会知汝之大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