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青桐面具师 > 第二十九章 墨家人来了

第二十九章 墨家人来了(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一句的原句其实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二句的原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是两句诗哥哥都只取了下半句,肯定别有用心,只是用心为何实在难以猜测。

还有最近挺流行的藏头诗,但是几句诗的开头连起来根本读不通。或者从中间、结尾挑一个字,也读不通。我只好把这些诗里面字拆开来分别重新连起来。得出的字词如下:

在僧独高、地敲对窗、愿月赤正、为下墀午、连门下风……一大堆,整整废了我一支笔两张纸,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其中比较读的通的便是:地下密室。有且只有一个。

我的天,原来是这么读的!我回头看了几遍这些诗歌,忽然发现一个规律:“地”字在第一句诗的第二个字,“下”字在第二句诗的第四个字,“密”字在第三句诗的第六个字,“室”字在第四句诗的第八个字。也就是说,这些字在诗中的读法是个偶数,二四六八,这也难怪开头的两句诗都只有一半。

这时,哑巴指了指屏幕,示意我来看。这家伙明明是会说话的,不过听说他说话的价格很高,有人为了买他几个字而倾尽了家产……当然,那个人也因为他的几个字再度发家致富,而且比以前更富裕。

看,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字千金,我想哪天我穷到掀不开锅,可以考虑拿他去拍卖……前提是他别劈死我。

我走到边上,按着他的指示来看,发现四个文档里分别是四句诗。

第一句: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二句:僧敲月下门。

老哥这法子,果然坑妹,明知道我智商不够用,不过要是换了别人,恐怕也读不出来(几句诗这么多字,恐怕也只有我会用重组这种蠢办法了)。

它们都是唐诗,我有个猜测,它们合起来就是想告诉我,我家地底下有个密室,开门密码是七五五七或者二七七五,抑或是别的什么。

第三句:独对赤墀下,密宣黄阁中。

第四句: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

四句诗中,第一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似乎高中课文出现过。第二句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我看过一篇论文,正是讨论那句“僧敲月下门”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还为这两种用法做了详细的解析和评价,印象十分深刻。第三句出自张籍的《和裴司空即事通简旧僚》,这诗我还真没见过。要知道我面对课文,几乎是看一眼就过去了的,偶尔有些记住的,要么是喜欢那个诗人,要么就是喜欢诗里面的某一句。最后一句诗出自皎然的《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以前考试的时候出的题就是这首诗的赏析,然后我栽了栽了栽了……

我发现这四句都是唐代诗人的诗歌。其他地方,却没有别的相同点了。

第一句,明显描写的男女感情,第二句好像是描写诗人心中孤寂,第三第四句我则完全不知。第一句为七言诗,第二句是五言绝句,后面分别是五言诗和七言诗,其中若不分律诗和绝句,就有两句五言诗和两句七言诗。七,五,五,七?二五二七?是阿拉伯数字还是中文?有什么意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