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八百四十八章:将往何处去

第八百四十八章:将往何处去(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相公是担心没有时间做事,那就大可不必,秦某已经上书朝廷,请准相公留下来,处置洛阳民政!”

这个结果超出了房琯的预料,他万万没想到,秦晋竟然肯为了自己担风险。秦晋这么做确实要有承担的,房琯毕竟是败军丧师的宰相,如果当真追究起来,就算处死也不为过,当今世上又有几个人肯于为此而替他承担呢?

“秦大夫……老夫何德何能……请受老夫一拜……”

秦晋赶忙双手将其扶住,正声道:

“相公不必谢我,之所以让大夫留下来,乃是为了洛阳百姓。”

“深挖民力的确不错,但如果是竭泽而渔,岂非得不偿失吗?如果朝廷王师在百姓当中的口碑反不如安贼叛军,那么,究竟谁是民贼,谁是……”

他正说的激动,却听房琯忽的反问道:

“当初大夫在长安时,不也是如此处置的吗?又何曾见过百姓斥大夫为民贼?恰恰相反,百姓们无不倾尽家财予以配合,为何到了洛阳,就要成为千夫所指的民贼?”

秦晋一时顿住,继而又禁不住苦笑。原来这个房琯也有倔强迂腐的一面,并非官场中彻底打磨光滑的卵石。

“相公谬矣,当初在长安如此处置,乃是面临生死存亡,百姓们自当奋勇而倾尽家财,此时此刻洛阳已经收复,若再如此,岂非刻舟求剑?”

这么说只是能够摆在明面上说辞,真正的原因却是除了房琯以外,没有任何人再合适处置洛阳的战后事宜,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神武军进攻河北就随时有可能陷入后院着火的危机。

唐时的河北有“半天下”之称,人口繁盛,粮食充裕,更有燕赵彪悍好战之风,绝不容许小觑。

房琯的做法虽然急功近利,但秦晋也可以充分的理解,关键在于两人之间必须达成共识,改变这种有些极端的做法。

房琯以袖子拭泪,继而又主动问道:

房琯面红耳赤,他并非是个不通情理的人,只是急于做些实事,给神武军和秦晋留下些可堪利用的基础,所以才如此急功近利。

“唉!老夫也不想如此,可眼看着就要回京述职请罪,只怕,只怕再无机会了啊……”

说话间,竟泪流满面,这让秦晋颇为意动,原来房琯的心结竟是在这里。

若果是这样,倒也好办了,因为他在城破之时就已经向朝廷致书报捷,同时请求将房琯留下来协助天平靖洛阳市面。

而对于他的这个请求,朝廷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