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八百四十五章 特高压

第八百四十五章 特高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沈淮在去年田家庚离开淮海前夕,就在暗中筹备相关事宜?

就是因为淮能集团未来有这么大的铁路物流需求,所以才牢牢掌握着徐东铁路升级改造的主导权,才掌握着淮煤东出的主导权。

表面上看去特高压火电集群在渚江上游,淮能的火电集群在渚江中下游,风马牛不相及,情况却远非这么简单。

一旦梅钢主导的特高压项目,在渚江上游形成巨大的发电规模,淮煤东出的概念就会被淮电东送所削弱;而且淮海省地方也有就可能会适机推动厂网分离工作,使淮海省地区电网跟下面的电厂分离开来。

这样,淮能集团控制地方电网的能力就会被极度削弱。

倘若淮海省电网再升级改造,形成以220万伏线路为主的骨干线路,淮西火电集群就可以将电力直接输送到徐城一线,对淮能电力形成直接的竞争。

也难怪前段时间叶选峰出现在嵛山,推动淮能集团介入嵛山的旅游开发,沈淮对此完全的无动于衷——也是,面对一个上百亿的超大型项目,淮能集团介入嵛山的旅游开发,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大家脸都阴下来,刘建国还故作轻松的说道:“估计他们也是刚刚接触谈这事;退一万步说,特高压项目叫他们谈成了,又能对淮能怎么样?”

谢芷抑住心里的嫌恶,看了刘建国一眼,心想这家伙除非靠着他爸妈、他舅在外面招摇撞骗,还有点什么能耐?

淮能集团目前在淮海湾地区的地位,是由煤电联营及渚江中下游形成的火电集群决定的。

淮能电力在渚江中下游形成近四百万千瓦的发电规模,每年用煤近一千七百万吨。淮能煤业投资十亿,收购淮西地方矿井并增产扩产,目前才形成七百万吨的开采规模;淮能视淮煤为竞争对手,其他近一千万吨的用煤缺口,现在主要改向淮西地方上的煤企购买。

厂网全面分离后,梅钢更可以直接在东华建火电厂向地方电网供电,不会再受淮能的限制。

这或者就是淮海省供电总公司周军今天在场的一个原因。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梅钢主导的特高压项目上马,淮能集团这几年来在渚江两岸、在淮海湾区域电力市场所形成的主导地位,在淮煤东出上的主导地位,就迅速的被压制,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的被边缘化。

而一旦淮能在淮海湾电力市场、在淮煤东出上的主导地位不再,甚至被边缘化,在未来三五年间王源总理亲自推动的央企整合大潮中,又如何保证继续拥有独立的地位,不被别的央企兼并重组?

这不就是沈淮去年十月份,在田家庚离开淮海前夕,就警告过这边的事情吗?

煤矿是淮西的支柱产业,经过这两年的高速发展,淮西煤矿总开采量还不到五千万吨,其中还叫淮煤集团占去五分之二。一千万吨煤采购量,就足以叫淮西地方官员都要看淮能的脸色行事。

一旦梅钢主导特高压项目上马,火电集群及线路上的巨额投资不说,为特高压项目配套,每年就需要一千六七百万吨燃煤,就能立即对淮能在淮西市目前所形成的影响力形成压制。

淮西市委书记段敬明到徐城来,跟沈淮秘密会面,却不知会淮能一声,就是明证。

而淮能集团掌握徐东铁路复线改造工程的主导权,并不是因为淮能集团是央企,事实上还是跟淮能集团目前的核心业务密切相关。

淮能电力已经在渚江中下游形成四百万千瓦的发电规模,未来十年,还计划在沿淮海湾及周边省市新增八百到一千万千瓦的发电规模,对煤炭的直接需求就会再增加三四千万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