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 第3章 开闸放水

第3章 开闸放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篇大白话的文章是皇后娘娘写的?

他也不看放水了,钻出人群就往皇宫里跑,就跟颜白上小学的班长一样,跑得比驴还快,很明显,去告状了呗!

不管是不是,反正现在是的,各府看到这碑文的时候脸色也是跟吃了屎一样,可看到最后的落款又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开始又读一遍,嘴巴里吟哦有声,乡贤老叟更是摇头晃脑如饮琼浆。

第二块写着捐钱的碑文,颜白也没有写什么什么府,什么什么公,直接写大名,杨恭仁就是杨恭仁,了不起前面加个观国公杨恭仁,原本以为各府会很不愿意,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杨府管家听着百姓口中的赞叹,走到颜白面前恭敬行揖礼,有一就有二,原本还有些不满,嫌弃颜白把自己老爷大名写上去的管家,也反应了过来,纷纷来到颜白身前认真行礼。

可他们来不是来看通水的,而是来看水渠的起点位置立着的两块石碑,看看石碑上自己家排第几,看水渠通水只不过顺路而已。

石碑这块颜白花了大价钱,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用金粉描红,阳光一照,那真是又大又耀眼。

观国公杨恭仁毫无疑问地排在首位,人家是第一个支持县衙水渠工作的,属于雪中送炭,无论杨府给了多少,就冲着这份心思他家就该排第一。

为了让众位出钱的勋贵心里更舒服些,碑文上的事情始末是颜白求着自己家老爷子亲自提笔写的。

只不过内容是颜白编撰的,白话,没有营养的白话,洋洋洒洒几千字很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起因和对未来的向往。

以及钱财用途去向,还有剩余钱财的工作计划。

有了颜白这么个开先河做法,以后长安官员如果要做个大事就必须也得如此做,不知道有多少人恨死了颜白,这么透明地公开收支,以后想伸手往自己口袋抓点基本上就不可能了,收入支出结余对不上那就得掉脑袋了。

衙门的萧文石和黄山看了之后一直要求把皇家也加上,没有办法颜白又进了一趟皇宫,见李二没见着,想着去找李承乾,结果李承乾从那小院搬走了,好死不死的颜白又被长孙逮了个正着。

所以碑文最后的落款是:大唐长孙皇后于武德九年撰。

也就是说这碑文内容就不是颜白写的,而是大唐皇后写的了,一个太监看着碑文面容愁苦,他是被皇后派出来看看,看看颜县子所说的大功德是啥,一看那满碑文的白话,他就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