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岁小奶包:娘有万亩物资空间 > 第137章 细粮换粗粮

第137章 细粮换粗粮(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粮食能卖出去她就万幸了,她已经不敢奢望能卖多高的价格。

掌柜便指挥着几个小二把几大袋的粮食挨个放在秤上称量,最后有将近四百斤。

秋莲娘听后松了口气,掌柜没缺斤少两,这个数字跟她在家里称量的一样。

前几天铁柱跟他爹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天天上山砍柴,她和赵老太太以及小儿子三人日以继夜的烘晒稻子,几乎没怎么合眼,总算把稻子里面的水分全部烘干了。

别人的稻子都卖不出去,而她家的卖出去了,说明她家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

但粮铺的掌柜又不是傻子,这些人就算重新找家粮铺也照旧卖不出去,即使有收的,也是以极低的价格收。

粮铺的人一下子走了大半,顿时空荡了不少。

秋莲娘便拉开自家麻袋上的麻绳,露出里面的稻米,问道:“掌柜,您看这些行吗?”

掌柜定眼看了看,还上手摸了一把,又用手指捻了捻,这才道:“你家这稻子可以,我们以十五文一斤收,你要是同样这价格的话我就让人称了。”

“十五文一斤?”姜晓晓顿时皱紧眉,“之前大米的价格不是十八文一斤吗?”

最后,四百斤的稻米,秋莲娘卖了三百斤,赚得四两半的银子,还有一百斤稻米被她换成了七十斤的栗米,三十斤荞麦粉,二十斤糙米,二十斤黑面……

细粮换粗粮,是这个时代的农民惯常的做法。

掌柜看了她一眼,大概是觉得她年纪小,只淡淡地回了句:“十八文那是涨价后的价格,现在卖粮的人那么多,价格当然又变回以前的,你要是觉得便宜,可以去别家粮铺看看,都是这个价格。”

姜晓晓听完后只觉得无语。

这些人,就只会逮着老百姓的羊毛薅,以前地里的粮食还没成熟,老百姓缺粮的时候,镇上粮铺的价粮一天比一天高,现在老百姓要卖粮了,又往死里压低粮价。

可恶,这古代难道就没有市场监管之类的官职吗,真应该好好管管这些做粮食生意的商人!

“掌柜的,十五文就十五吧,你称一下有多少。”秋莲娘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