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娘子,请息怒 > 第376章 初露锋芒

第376章 初露锋芒(第1 / 8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希望齐国能好好配合他韩企先,尽量弥补金国,最大限度挽回两国邦交。

四,希望不要因此淮北系和南京路的商贸关系,如有可能,则继续推进在南京建立场坊一事.

蔡思代陈初会见了密使,却只答复了第四件事,表示不管两国怎样,只要阜城仍在,就会继续执行和韩郭两家定下的商贸、建场协议。

以陈初掌握的情况看,此次边界冲突升级为大规模战争,至少还需几个月时间。

黄龙府山高路远,界河一事的军情传递过去就要一二十日,金国再行征调粮草、征发军士,一套流程下来,能在年前赶到就算不错了。

第376章初露锋芒

九月十九,齐金界河爆发冲突。

金国折损兵士九十一人,伤数十.

此乃齐国立国十二载来,首次和上国刀兵相向。

当日,金军并未做好全军强渡的准备,发生冲突后经历一番隔河对射,各自归营。

此时北岸号称三万大军,实则两万不到,韩、郭两家汉渤军怀有别样心思,未必愿意死战。

仅剩那阿离赫和王文宝三四千人,暂时也闹不出太大动静。

即便这样,陈初依然在十九日当晚,召集淮北军中上层军官开了场扩大会议。

会议内容,除了抢修沿河烽燧、各自驻守防区、组织民壮等务实细则外,陈初最后道:“我亦知此时并非最佳开战之机,然战和与否,并非我军可选。若金兵大举进犯,我等唯有死战.

如弃河北,则东京不安,东京不安,则淮北危矣.

但双方都知道,此事不会就这么结束。

在此刻氛围下,阿离赫、王文宝等主战派的声量马上大了起来,而原本主张不可轻启战事的主和派军官郭安、韩尝,偃旗息鼓。

翌日,金军主帅韩企先一边命令全军备战,一边将昨日之事,奏报于黄龙府金廷。

同时,也不忘遣密使过河.密使前来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一是埋怨齐国官军太过鲁莽,将金齐两国推向了‘国战’的危险边缘。

二,解释了昨日之事并非韩企先之意,那阿离赫、王文宝不听帅令,才有了强渡之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