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枭臣() > 第1087章 铁山船场

第1087章 铁山船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若不能将淮东战船封堵于渤海之外,北燕在东线的防兵便是再多一倍,也会倍感吃力,便如奢家在闽东给淮东水师逐渐蚕食消弱之恶局。北燕能使鲁东南、整个山东半岛的东南半面都变成残地,与淮东拉据,但不能将燕蓟、辽西、辽东面渤海的区域都变成残地!

单纯的刀鱼寨、庙山岛、隍城岛及铁山寨,哪怕建得再固若金汤,没有一支在水淮之上的水军的配合,没有近海作战的能力,也是没有办法构成锁海防线的。

叶济尔不奢望能在短时间里,建一支能与淮东水军在东海上争雄的水军,那是没有可能的,但水军战船,依托刀鱼寨、庙山岛、隍城岛以及铁山寨,将淮东水军战船封堵于渤海口之外,并非没有可能。

这个战术,与陆战中的依城作战同出一辙。

单纯的在海面拼战船,拼不过淮东,那战船依托于战备兼全的险峻海岛,各自控制三四十里纵深的海域,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世南船北车;也恰恰是需求所在,使得北方精于造车,而南方擅长造船。便是高丽三面临海,但受海盗势力封锁,困于近海不能远航,也不擅于造大船。

以北方及高丽造船之传承,铁山船场在建成后短短两三年就能成功造出两千石的水密舱大船,虽远不能跟淮东相提并论,但表现已经是相当不俗。

林缚在崇州任用铁匠出身的孙打炉为监官,就惹得满城风雨,而在那更早十数年之前,叶济儿初登汗位,就在辽东颁布《求贤诏》,声称“不限贩夫走卒、隶从农人,凡有一技之长,献之衙府,皆授官长”——说起来北燕重视匠术、务实求新,是要早过淮东。

其崛起于辽东,自有其过人之处,并非偶然。要不是淮东横空出世,以孱弱而内部矛盾重重的元越王廷,实在是很难阻拦北燕侵吞中原。

北燕船政的第三次大发展,与荆襄会战密不可分。

当然,在淮东水军面前,要建一支相差不远、在水准之上的水军,绝对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众人走进守卫森严的铁山船场大门,迎面便是一艘半面给拆去船板、露出船肋与龙骨的巨舶。

叶济白石看了暗暗心惊,心想:原来传言不假,那赫雄祁真是这艘船拆开来空摆在船场的空地里?

这是一艘崇州船场所造的津海级战船,是那赫雄祁出重资、几经周转,从北条氏手里购来;而北条氏得到这艘战船,则是从入江氏那里横抢过来。

入江氏屈于北条氏的威压,将淮东出售给他们的津海级战船转让给北条氏,而谎称触礁沉没,这是林缚最终放弃入江氏、默许佐贺氏、近江瓜分入江氏的一个重要原因。

扶不起的阿斗,林缚也不会去扶,林缚此时在海东地区需求的,还是一些能扶得起来的势力。

虽说荆襄会战,北燕大溃,兵马损失将近三十万,但也不是全无所得。在荆襄会战中,北燕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得到奢家投附献上的近两万名南方工匠。

这些工匠,差不多在南阳战事之后,就陆续北迁并入北燕控制各地官办工场里去,其中北燕最紧缺的近三千造船工匠,在迁入金州后,给铁山船场带去奢家所掌握的所有造船技术。

这时才知北燕将臣越发深刻的领略到南北造船技术的差距。而在奢家匠工并入后,铁山船场就迅速具备建造超大型海船的能力,并在年初时着手同时建造六艘五千石大船。

荆襄会

战的失利,使得北燕的战略重心不得不转移到东线来,变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守。而战略重心转移到东线,势态又从进攻转变为防守,水军则是北燕必须要加强的一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