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281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

第281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事,大好事!

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后,医生从身旁的桌子上拿起体检单开始记录。

就在这时,对方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黄河的脸,紧接着又急忙翻出档案认真比对。他的表情变化十分明显,眼瞅着从最初的疲惫转换成了满脸的惊喜。

“黄局长!我的天啊!没想到您居然回到了山西。”

“都怪我忙傻了,刚刚居然没注意到是您。快坐快坐,我现在就去给刘院长打电话,让主任们赶紧过来。”

身前的二位只是在夏季军装上套了一件白大褂,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稚气,一看就知道是根据地医学院的学生。

“同志你好,咱们接下来先做最基础的体格检查,专门负责化验的主任随后就到。”

“最近你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吗?以前在战场上有没有负过伤?最近有没有使用什么药物?家族史上有没有遗传病。”

“请仔细思考,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对接下来的体检很重要。”

八路军的体格检测包含耳、鼻、口、视力和内科,共计十三大项十八小项,甚至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检查等都囊括在内。

“您有什么需求就给我说,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

虽然黄河没有直接投身于八路军医疗体系的建立,但他的间接贡献毋庸置疑,在全军内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十名。

毕竟每月一吨的各类药品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光头断了军饷和各种物资配给的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流程本应安排在入伍前,可部队以前的医疗体系并不完整,极少部分项目未能保质保量地落实。

这也是副总指挥安排本次体检的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技术的限制,民国时期血液、尿液等化验检查的普及率很低。

如果不是总部医院教授级别的医生够多,给太原周边团级以上的指挥员体检,绝对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述一连串问题让黄河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八路军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标准,逐渐朝着欧洲老牌军事强国靠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