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 第113章 大唐越加严苛的局势,商业换人

第113章 大唐越加严苛的局势,商业换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裴宣俨说的那些富商给他少了五钱,以二十五钱的价格卖给他,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李元吉更是嗤之以鼻,他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别说他了,换成李建成、李世民,都没有这个影响力。

这些人眼中,唯财势利,这番说辞,骗一骗裴宣俨还行,看着裴宣俨那感慨的样子,李元吉知道这人是真的被骗住了,果然人太老实,就不适合与那些老狐狸打交道。

那些人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少赚钱吗?二十五钱的价格真的是成本价吗?李元吉要是信了这些话,他就是一个蠢蛋。

就裴宣俨带回来的这些粮食,就不知有多少陈粮,按照粮价的变化,这些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含泪大赚起码二十钱!

如今大唐之内的粮价,臣也打听过,在杭州、苏州这些地方,如今来到了三十钱一斗的价格,据说粮价还会上涨。

江南道不少地方出现水患,关陇一带出现旱灾,那里不少人准备囤粮去往京城以及附近进行售卖,那边的粮食据说已经涨到了四五十钱一斗,粮价还在不断上升。

这还只是粟米的价格,若是稻米,更贵,已经涨到八十钱了,现在大唐流民太多,各地的田地荒废不少,又出现不少天灾,臣估计明年的粮食价格,将会更高。

而这个雪盐,台州、杭州、苏州的富商都很感兴趣,他们已经还准备订购两船的雪盐,不过臣没有应下来,他们过后有可能会自己派人前来,直接对接雪盐的生意。

这个雪盐完全不愁销,这些人看见尝过之后,纷纷想要入手,这次带过去的,顷刻间就被那些人瓜分完了。

这次的粮食,都是以二十五钱的价格成交的,他们说是大王需要,自然不能按市场价进行交易,就减少了五钱,说是这是他们的成本价了。”

李元吉听着这些,心头一阵复杂,粮价终究是开始上涨了啊,粮价的上升直到贞观元年,来到顶峰,直接突破百钱,在贞观二年开始有所下降,贞观四年时下降到三十钱左右,最低时来到二十钱左右,直到开元盛世,粮价稳定在十钱到二十钱之间。

从这个粮价的变化,李元吉就已经能够知晓,明年,也就是武德九年,到贞观元年,这两年的时间不知要死多少人了,即便是现在,饿死、冻死者依旧不少,但明年开始,还会更多。

因为粮价的上升,必将导致绝大部分百姓,都买不起粮,这还别说大米,这玩意是卖给有钱人的,但就是粟米与小麦,哪怕是按照现在的价格,长安附近的四五十钱,大部分人都只买得起少许,一部分人已经是买不起了。

再加上天灾,李元吉若是没有记错,旱灾、水灾、地震,后面还有蝗灾,这两年的时间,地里没有收成,真正的困难,明年开始显现,后年来到顶峰,人口大量锐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