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16章 大院的众《禽》们(四)

第16章 大院的众《禽》们(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除此之外,还有西院的大成子、老高、李子三户。外院倒座房程二爷,孙寡妇,老钱头,东院的魏大中,华子两家。这里就不一一详表了。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子东家短西家长的度过了。娘俩中午饭兑付了几口,刘之野就选择出了门。

他上一辈子是东山半岛人,没来过京城,只有在影视资料中见识过四九城的大概样子,这一世虽然有四九城的记忆,倒也是既熟悉又陌生。他决定趁着现在不上班,好好得逛逛这四九城。

说走就走,深秋的四九城大中午的天气还挺热的,秋高气爽的最适合溜弯儿。

首先兴致勃的去了四九城的标志皇城,来到故宫,远远望去,气势恢弘的午门印入眼帘,高十多米的红墙上刻着美丽的花纹,尖耸的屋顶,一派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风格;屋顶上斑驳,的黄瓦向我们展示着故宫的悠久历史和它所经历的沧海巨变。

一大妈长得慈眉善目的,心地也很善良,她帮助一大爷赡养孤寡老人聋老太太。就是可惜了,她跟一大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个孩子。

这聋老太太年近七十岁了,是这个院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也是这个院里住的最久的住户,号称这个院的老祖宗。她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户。由街道办供养,每个月下放一定的钱粮票据等,委托大院里的三位大爷照料起居。

说起四合院里的大爷制度,跟原来的保甲制度差不多,就是选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协助街道办居委会,调解一些邻里矛盾,处理一些小偷小摸,不道德的行为。这时候的法律还不健全,一些小的问题派出所也很难处理。还有防范敌特,政治宣传等。本身无任何权利,也没有任何公职。

中院的西厢房就是贾家,生活着贾张氏,跟他二十六岁的儿子贾东旭、二十五岁的儿媳秦淮茹,以及六岁的孙子棒梗还有刚刚两岁的孙女小当,一家五口人。他们家全靠只有二级工工资(41.5元)的贾东旭养活,生活的比较拮据。有时候还需要他师傅,一大爷易忠海不时的接济一二。

经过主屋西边的,抄手游廊就进入了后院。这里的东厢房住着二大爷刘海中一家。他们家有五口人,二大爷、二大妈,大儿子刘光齐十八岁中专毕业去了石城工作。老二刘光福今年十四岁,还在上初中。老三刘光天今年十一岁上小学。

二大妈跟二大爷刘海中一样,做人父母却比较偏心,独宠老大刘光远。对另外俩孩子也没有尽父母的责任,两口子只要有点儿不顺心,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家里但凡有点儿好吃的,也是紧着刘海中,和老大吃,其他俩孩子别想吃一口。难怪电视剧里,最后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是有原因的,正应了聋老太太的忠告“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西厢房就是许大爷一家三口,许大爷就是许大茂他爸为人精明强干,人会来事儿,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认识不少人。

最近由于身体不太好,在家卧床休息。他原先在娄半城开的电影院里,放映电影,跟同样在娄家当佣人的许母结婚。建国后去了电影放映站当放映员。许大茂也是因为他托的关系,才被他弄进了放映站当学徒。

后院的最后一排北屋,也叫后倒座房,住着聋老太太跟其他几户住户。

这聋老太太,倒是对新来的刘之野稀罕的不得了,拽着他的手,不撒手,一会儿夸他长的好,一会儿夸他为国出力,功劳高。弄的刘之野颇为尴尬的,好不容易挨到他妈,说不早了该回家吃饭了,这才放过刘之野。还对他说,自己孤孤单单的,希望他常来陪自己解个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