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惊雷 > 第九十章 大力投入,亲眷前来

第九十章 大力投入,亲眷前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车轮压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轿车里,孟秋兰和韩萍儿捧着小手炉,闲聊着。

“打起仗来,枪弹不长眼,老让人担惊受怕的。”孟秋兰嘴里埋怨着,却充满了期盼的意味,“要是住在一起,哪怕离得近,能时不时地见个面儿,也能让人安心不少啊!”

“太太不打算再回曲龙镇了?”韩萍儿问了一句,又说道:“杨少爷在外征战,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总是让人不放心。这回见到太太,少爷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抗日战争时期,捷克式轻机枪是中国军队的制式轻机枪,无论是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师还是装备最差的八路军游击队都有装备。在面对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时,捷克式轻机枪除了不如日军标准化生产外,其他的优势极为明显。

这是杨天风的投机取巧,毕竟中国的几家兵工厂在一九三五年已经获得图纸,制造成功ZB—26,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他的兵工厂要重新培养技术人员,则费时费力,远不如这么直接伸手要来得简单、快速。

至于对ZB—26某些性能的不满,也只能在日后予以解决。在相应的特种钢炼出来之前,在某些技术取得突破前,杨天风也只能用ZB—26来装备部队。

军统对于三纵,或者说对于杨天风可不仅仅是物资上的支持,还有一批下级军官被派来,补充进入了三纵。这与戴老板对忠义救国军的措置差不多,显示出了戴老板对抓军队的重视。

杨天风很感慨,很佩服,也提高了警惕。三纵固然因为老兵和军官的补充而提升了战力,但同时也在削弱他的掌控力。打鬼子,打鬼子,这是他要三纵始终坚持的唯一目标,可不想掺杂进其他东西。

“道路正确,办法正确,现在所需的就是持之不懈的摸索、实验了。”杨天风为兵工厂、炼铁厂规划好了发展的方向,改进和提高的办法,建立了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剩下的就是那些埋头苦干的技术人员用时间来证明成功了。

“资金、人才我会继续投入,军工生产将是我军抵挡鬼子、获取胜利的保障。”杨天风郑重地向送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拱手致谢,“诸位的无私而忘我的精神,天风感谢、钦佩,日后的生产工作就多多拜托了。”

“杨将军放心。”兵工厂厂长欧汉涛拱手还礼,说道:“将士在前流血拼杀,我等敢不尽力工作。杨将军多多保重,我等可是翘首等待捷报,以慰心怀啊!”

欧汉涛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抛弃了舒适的家庭生活和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带家人投奔大后方,如今又来到沦陷区,精神为人钦敬,工作作风也为杨天风所看重。

“捷报会有的,而且会接连不断。”杨天风自信地点头,接过警卫递来的马缰绳,摆手道:“大家请回,天风这就走了。”说完,他翻身上马,再次用力招了招手,一勒缰绳,伴着蹄声绝尘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