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生于望族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胆战心惊

第二百三十五章 胆战心惊(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卢老夫人笑道:“自然是庄子的主人告诉我的了。东行在写给我的信里曾提过这件事。他说,他如今有了出息,柳家二房知道压他不住了,又怕他会威胁到柳东宁的宗子之位,不知道会使出什么手段来。他为了不节外生枝,便跟二房做了交易,分家出来,放弃宗子之位,而柳家二房便不再干涉他这一房的事务,从此往后,两房和睦相处,而日后柳东宁承袭了族长之位,他也不会有所怨言。他自知这样做,虽能过得自在些,却失了承袭嫡系宗子之位的机会,且门第又远不如尚书府显赫了,怕我会有想法,便特地向我赔罪。我倒是觉得不打紧,当初看中他,本就不是冲着尚书府的名头去的,且他分家出来,将来你进了门,只需过小两口的清静日子,胜似在尚书府中,还要忍受你三姑母的脸色。”

文怡微微红了脸,低下头来:“原来是这样……孙女儿……也觉得小门小户的日子好过些……咱们家里也是这般……人口简单,也没那么多的琐事……”说到后头,脸已越来越红了。

卢老夫人微微一笑,并不点破,只是道:“由此看来,东行与你柳姑父分明是早就有了约定,只从那两个庄子和那几件古董,就知道你柳姑父也有破财挡灾的意思,既如此,他又怎会再主动去寻东行的晦气呢?便是果真对那些古董财物有贪念,也要等到东行上了战场一去不回,他才敢伸手呢,若不然,东行好歹也是官身,他就不怕御史参他一本?在京里做官,比不得外头,名声坏了,私德有亏,便是再有本事,来头再大,也无法受重用的。”

文怡点头:“是了,方才孙女儿听那舒管家验看回来后报数,那几件古物虽说难得,通共只有一个汝窑的瓶子、一个定窑的花樽与一幅吴道子的画,可以说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另外两方古砚,虽然好,却并不稀奇。孙女儿从前去过宣乐堂房好几回,又在侍郎府住了几个月,知道长房这样的人家,并不缺这等古物,更何况是尚书府第?便是再难得的东西,以柳姑父今日的地位,也犯不着为了这点外物,葬送了自己的名声。”说到这里,她也安心了许多,“这么说来,柳姑父已经发了话,三姑母是一定不敢再次上门了?”

卢老夫人却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方才叹道:“虽说他们家不敢再上门来讨要这些财物,只是……东行分家另过,一旦出征,家里便只剩下仆人,确实不便。尚书府是不敢上门了,可是……若再出点别的事,东行家里又有谁能做主呢?你毕竟还未过门呢,总不好每次都让咱们出手。”

文怡陪着祖母走了一遭尚书府,瞧着还算顺利,虽然受了些气,但总算把人救回来了,东西也没落下。只是她心里还是有几分忧心,东行尚未出征,三姑母便这样明火执仗地欺上门去了,若今日不是有祖母与二堂兄帮衬,柳姑父又回来得早,事情还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呢。

倘若柳东行离了京,三姑母再重施故伎,不闹这么大,直接把羊肝儿胡同柳家宅子里的仆人给捆了,或是卖了,然后将东西拿走,自家总不能每次都能正好碰上,等到她知道时,什么都来不及了,而她到底不是正主儿,若是要等到柳东行从北疆归来,才能追究此事……文怡暗暗发愁,这种事便是要闹开来,也要讲究证据,不是当场捉住的,又或是有人证物证,三姑母只是不认,又有谁能耐她何?东行总是做晚辈的……

文怡犹自在那里苦恼,卢老夫人见状不解,待问了才笑道:“你也别把你三姑母想得太笨了,今日事情不成,你柳姑父又发了话,若她再犯,那就是明晃晃的打你柳姑父的脸了。她怎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更何况,她虽然性子不好,人又糊涂,总归是顾家教养出来的女儿,行事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文怡小声嘀咕道:“若她不下作,今日又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卢老夫人笑了笑:“你仔细想想赵大回报的情形,就知道你三姑母原本其实并不是要上门强抢东西的,只不过是有心向东行讨要那几件古董,兴许是想着正主儿不在,谅底下人也不敢拦着,方才派了人过来拿的。没想到那舒管家是个硬脾气,就是不肯给,你三姑母派去的管事自觉办事不成,在主人跟前失了脸面,才会一状告上去,你三姑母同样觉得脸子下不来,才会犯了糊涂。你想想,你柳姑父怠慢东行,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何年前忽然许他分家另过?还分了两个庄子,以及这些古董给他?”

文怡想了想,小声道:“祖母先前不是说了么?让柳大哥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托付给可靠的人,照我说,不如索性连人都一并送走,送到庄子上,或是别的产业里。”记得东行在山南镇上有房子,在镇外还有田地,“只留几个粗使仆役看房子,饶是谁上门,也无可耐何。只要人没事,要紧的财物没少,别的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卢老夫人摇了摇头,伸手揉额角:“这事儿就交给东行吧,他那样精明的一个人,吃了一次亏,又怎会再留下破绽让人钻空子?”

文怡见她面露疲意,心下大感愧疚,忙轻手轻脚地上前为祖母按摩起头部来。

一夜无事,第二日,文良来问明卢老夫人与文怡没有事要他去办,便带着自己的一个小厮与闲阳一道出门访友去了。巳初一刻(早上九点十五分),李家的人便来送信,说是午后李太太要带着儿女过来请安。卢老夫人心下欢喜,忙吩咐文怡去备好茶果。一到未正时分(下午两点整),李家的马车便到了。

李太太进得门来,见了卢老夫人,先是抱头痛哭一场,说起已经去世的卢家老太爷,卢老夫人便止不住泪水。他们兄妹分别时,一个尚未而立,一个不过豆蔻年华,几十年匆匆过去,却已是阴阳永隔了,留在人世间的她,也已经白发苍苍。

文怡一怔,想了想,道:“孙女先前只知道柳大哥分家出来独立门户了,却不知道柳姑父还分了他这许多东西,只是想着,从前柳大哥便是个心有成算的,又与罗大哥相熟,想必手里也有些银钱产业,分家出来后,日子过得殷实,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直到今天,孙女儿才知道原来柳姑父还分了两个庄子给柳大哥,想来……是碍于族中物议?柳大哥毕竟是嫡系长子,而京城里头知道他身世的人,也不是没有,闲言闲语虽没摆在明面上,却是越来越多了。柳姑父大概也是为了堵住外人的嘴吧?”

卢老夫人笑着摇了摇头:“兴许也有这个缘故,却不完全是为了物议。你柳姑父做族长也有十几年了,他又在京中任着高官,柳氏族中便是有些非议,又有几个人敢明白与他作对?况且恒安离京城山长水远,就算他分给东行一两处不好的产业,柳氏族中又如何知道?可他拿出来的那两个庄子,却一向出产颇丰,少说也值七八千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呢。”

文怡吃了一惊:“什么?!”

卢老夫人又继续道,“至于京城里的人……就更不必担心了,你柳姑父的生母乃是当今皇后娘娘的族姑,姚家名声一直不错,便是碍着他家的体面,别人也顶多就是在私底下非议几句罢了,又有谁会为了你柳大哥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出头?”

文怡忙问:“祖母如何知道柳大哥分得的那两处庄子所值几何?”这事儿连她这个在京城待了几个月的人都不知道呢,祖母今日才到京,又是从何处得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