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修罗山 > 第两百一十六章 唏嘘故人(第四更)

第两百一十六章 唏嘘故人(第四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一山在熙亲王颁布征调谕令之后,曾独自喝了一晚上闷酒,他本以为熙亲王应善待百姓,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熙亲王也将百姓视为草芥回想之前的种种,他感觉自己可悲、可叹、可笑之极

其实赵一山也明白能当帝王的人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只是感叹自己太过幼稚而已。

稍微能让赵一山有所安慰的是,熙亲王颁布了均田税法,此税法简单来说,就是谁家田地越多,谁家就要缴纳更多赋税,以抑制权贵毫无顾忌的兼并土地,给无权无势的穷苦人家一条活路。

但熙亲王颁布这条法令,多少有照顾卫阳派的意思,卫阳派的宗门产业里田产只是占了小头,卫阳派更多的收入来自宗门开办的各种店铺,和药田,所以均田税法对卫阳派收入的影响非常微小,但七星派就有所不同了,七星派九成的收入来自田产,如果均田法令实施,那么七星派的收入势必受到影响,当收入养不起那么多门人之时,七星派所能做的只能是削减门人,打发门人离开宗门。

这一影响,可谓深远,直接导致了在未来百年时间内,卫阳派的门人超过了七星派,彻底成为大周国第一大派。

修罗山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垂死病中惊坐起,淼八还在打字中,老少爷们儿们,大小姑娘们,讨点赏钱)

减免税负休养生息的效果缓慢,但现在大周国的燃眉之急是有许多饥民,这些饥民占了整个大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如何让这些饥民吃饱肚子,不发生暴动,就成了熙亲王首要考虑的事情。

就在熙亲王头疼之时,太宰韦瑾提出了一个妙计,不错,这个韦瑾就是朱允裕自认为的心腹,但韦瑾早就投向熙亲王,熙亲王入主天弘城之后,韦瑾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了熙亲王的太宰,名称没有变,但韦瑾的权力却大了不少,可以说熙亲王重建的国家机构里的官员,全部是韦瑾所选拔的,是韦瑾的门生

卫阳派在熙亲王势微时给予他支持,熙亲王投桃报李,让卫阳派成为大周国第一大派,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见韦瑾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而韦瑾提出的这条妙计可谓狠毒之极,他让熙亲王颁发谕令,征调民夫前去黑刀峡疏通河道,清理礁石,凡是被征调的民夫,一日三餐由朝廷负责

这确实是一个妙计,黑刀峡浪急涛险,想要清理这百里江面下的明礁和暗礁,只有用人命去填这些人命来自哪里?就大周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就来自这数量庞大的饥民这些饥民别无选择,不接受征调,那就是饿死,接受征调,那还有一线生机,更何况,这些饥民鲜有人知道黑刀峡的险恶,所以熙亲王的谕令刚一颁布,奉命征调的饥民便源源不断的涌向了黑刀峡

可叹这些饥民哪里知道,他们前去黑刀峡就是去送命的,而且他们舍命疏通了黑刀峡,到最后万世传颂的可是熙亲王,在史书上,将把熙亲王赞颂为一代明君,因为是他下的命令疏通黑刀峡,让金泓江的行船更加安全,更加快速,加速了大周国的贸易往来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代帝王的成功又何尝不是建立在黎民百姓的流血牺牲上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