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悲观的史可法

第三百三十七章 悲观的史可法(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后动不动就来一句天子守国门,若贼来袭,无他,唯死战尔。

咋一看,一个个表现的都跟忠烈两全。

但是你问他们具体有什么措施,仗该怎么打,钱粮该怎么凑集,那一个个都是抓瞎了。

一说打仗,就是要将士用命,要为陛下,要为大明死战。

一说钱粮,就说开源节流,什么你说加税,还是加商税,这不行,绝对不行,绝对不能与民争利,否则陛下您就不是仁德之君了。

因为楚贼不仅仅能打善战,而且他们攻城略地并不是东掳那种强一票就走,也不是流贼那样一边劫掠一边跑。

而是那种占据了一个地方就不走,反而继续对外扩张的模式。

这往小了说是坐寇,而往了说就是割据地方乃至争霸天下啊。

这样的楚贼,才是明廷真正最大敌人,心腹之患。

加上楚贼占据的楚北又处于华夏腹地,由此给明廷造成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总之,屁事不干,话还特别多,口气特别硬的这么一群人直接否决了杨嗣昌的襄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很是头铁的要继续多线作战,流贼也干,楚贼也干,东掳也得干。

总之干就完事了……

至于怎么干?

呵呵,本官苦读诗书数十栽,胸中尽是治国大道,区区兵武小事不屑为之。

因此随着楚军连续在楚北攻城略地的时候,其对明廷的威胁程度已经是迅速上升,直接超越了各路流贼,后续更是超越了东掳,成为了明廷真正的心腹大患。

为了剿灭楚贼,去年的时候,刚上任总理五省军务的杨嗣昌就多次上书提议:襄外必先安内。

要先集中所有力量剿灭楚贼,至于东掳,那可以后续慢慢收拾,甚至为了能够腾出手来收拾楚贼,都可以和东掳进行和谈。

只是朝廷很多人不同意而已,诸多中枢大臣们一个个都是口气强硬的很,楚贼要打,东掳也要打。

和谈,想都别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